脾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病症,其症状表现多样。在消化系统方面,常见腹胀、大便溏薄,甚至出现腹泻,且便后仍觉腹部坠胀不适。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还会导致食欲不振,对各种食物的兴趣降低,即便面对喜爱的食物也难以提起食欲。
在精神状态方面,脾虚者往往精神不振,容易感到疲倦乏力,整天无精打采,即便充足休息后也难以恢复元气。此外,脾虚可能引发肢体水肿,尤其是下肢,早晨起床时可能较为明显,活动后可能会稍有缓解。
学会调理对于养身至关重要。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脾胃功能。通过这些调理方法,有助于改善脾虚症状,促进身体健康。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1、食欲不佳
为什么脾虚会导致食欲不佳呢?专家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以及吸收食物里的各种物质,当我们出现脾虚的时候,脾脏无法正常运作,这些食物就会残留身体内部,这个时候人们还是会有很强烈的饱腹感,就算到了饭点也依然吃不下食物,食欲不佳就是这样引起的。
2、晨起不适
按道理说,睡完一觉的清晨应该是精神充沛的,但是为何有人会在晨起之后感到身体不适,这也是脾虚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晨起后出现气短、头晕等现象有很大的可能是肠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因为脾与肺的功能是互相影响的,脾虚会影响肺气,从而诱发胸闷气短、头晕脑胀的病症。
3、眼袋异常
当人体开始进入衰老期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点眼袋,但是你的眼袋要是比正常人来得大,那么就要警惕是否脾虚了。专家认为,脾虚会影响人体的肌肉功能跟脂肪的代谢,当体内水湿运化不顺畅时就会出现肌肉松弛的情况,这个时候眼袋也会变得又大又黑。
4、排便不畅
脾虚比较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排便的时候会发现宿便排不尽、大便粘腻,这就是脾脏出现问题而没有好好消化体内食物的一个表现,当我们出现排便不畅的时候可以先了解是否自己吃了变质的食物,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开始补脾健脾了。
脾虚如何调理比较好
1、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食疗是调理身体不适的一个好方法,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那么脾虚吃什么食物能调理呢?中医推荐脾脏不好的人多吃小米粥,因为小米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在煮小米粥的时候可以适当加点红枣、山药,长期食用小米粥你会发现脾脏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2、按摩调理
足三里穴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来改善,专家认为按摩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建议脾虚的人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按摩足三里,按摩的程度以自己感到酸胀疼痛即可。
3、适当运动
无论是那种疾病的调理都离不开运动、锻炼,专家表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脾虚,而且运动可以消化人体的能量,加快体内食物的消化,从而起到缓解食欲不佳等脾虚的症状。(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