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乙肝“大小三阳”治疗,差别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大,关键看“肝有没有在发炎或变硬”。以下五句话,把注意事项一次讲透。
一、先弄清三指标
HBV DNA:病毒量高低;ALT:肝脏是否在发炎;FibroScan/肝穿:有无纤维化或硬化。只要后两项正常,大三阳也可先观察;反之,小三阳也要立即治。
二、何时必须启动抗病毒
ALT≥2倍正常上限且HBV DNA≥2000 IU/mL;无论ALT,只要HBV DNA阳性且已有F≥2纤维化或肝硬化;年龄>30岁、有肝癌家族史、合并HIV/丙肝等高危因素,即使ALT轻度升高也可提前用药。一句话:看“肝损”不看“三阳”。
三、一选药物与疗程
一线口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TDF/TAF),一天一片,耐受好,可长期用。
干扰素:48周皮下注射,适合年轻、无肝硬化、想短期完成疗程者;但副反应多,需严格筛选。
疗程:口服大多需数年甚至终身;干扰素48周即可停,但仅约30%能达到持久应答。
切记:擅自停药→病毒反跳→肝衰风险。
四、复查与“三不要”
复查节奏:每3个月:HBV DNA、ALT;每6个月:甲胎蛋白+超声,肝硬化者加胃镜。
三不要:不要等“转阴”才吃药,目标是“长期抑制”而非“彻/底/根/治”;不要迷信保肝片、降酶片,它们不能替代抗病毒;不要喝酒,任何剂量都会把乙肝推向肝硬化。
五、特殊场景处理
备孕/妊娠:用TDF或TAF全程抗病毒+新生儿联合免疫,母婴阻断率>95%;
合并脂肪肝:先减重7%以上,再评估抗病毒;
发现耐药:立即换用高耐药屏障药物,切勿自行加量或混吃偏方。
总结:大小三阳只是病毒标志物,不代表病情轻重。只要病毒在复制、肝脏有炎症或纤维化,就需长期、规范抗病毒;反之,定期复查即可。记住:按时吃药、定期复查、滴酒不沾,才能把乙肝从“可能恶化”变成“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