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却发现双手指关节僵硬,握不拢拳,需要活动好一阵子才能慢慢缓解;或是腰背部像是被锁住,翻身下床都变得困难……许多人会将其归咎于“没睡好”或“上了年纪”。然而,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郑重提醒,这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晨僵,它是许多炎症性风湿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早期信号,绝不能轻易忽视。
一、何为晨僵?不仅仅是“僵硬”那么简单
杜鹏主任解释道,晨僵特指患者经过一夜静止不动后,在早晨醒来时出现的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僵硬感,活动受限。它与普通劳累后的酸胀感有本质区别:
- 炎症性晨僵: 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30分钟,甚至长达数小时。需要通过持续活动才能逐渐缓解。这是风湿病活动的“信号灯”。
- 非炎症性(机械性)僵硬: 如骨关节炎,僵硬时间较短,一般小于30分钟,活动几下即可很快改善。
“区分晨僵的时间长短,是判断其性质的关键第一步。”杜鹏主任强调。
二、警报为何在清晨拉响?炎症的“蓄积效应”
为何这种僵硬感偏偏在早晨最严重?杜鹏主任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类似于身体内部的“炎症积水”。
在白天,人体通过日常活动,促进了关节滑液的循环,炎症物质得以部分清除。而夜间睡眠时,身体长时间保持静止,关节活动降至最低。
此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而言,其关节滑膜正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会不断产生炎性渗出液。一夜的蓄积,使得关节腔内的炎症液体积聚,组织水肿加重,如同一个生了锈、缺少润滑的轴承,从而在晨起时引发显著的僵硬和不适。
只有当患者开始活动,关节的“泵”作用被重新启动,这些富含炎症因子的液体才会被逐渐带走、循环代谢掉,僵硬感也因此慢慢减轻。
三、解码警报:不同晨僵,指向不同疾病
杜鹏主任指出,晨僵的细节是风湿科医生诊断的重要线索:
四、切勿忽视:拉响警报后该如何应对?
面对“清晨警报”,正确的做法不是忍耐或自行贴膏药,而是积极寻求专业诊断与管理。
- 及早就诊,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晨僵,应尽快前往风湿免疫科。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检、血液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因。
- 规范治疗,控制炎症: 治疗的核心是控制炎症、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并尽早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或生物制剂,从根源上抑制炎症,晨僵自然会随之显著减轻或消失。
- 中西医结合,全面管理: 杜鹏主任介绍,中医将晨僵归为“痹证”范畴,与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在规范西医抗炎、调节免疫的基础上,结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及针灸、熏蒸等外治法,可以更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疼痛,调节全身状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结语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最后总结,晨僵是身体内部炎症活动的“晴雨表”,是风湿病在清晨拉响的不可忽视的健康警报。读懂这个信号,抓住诊疗的黄金时机,通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摆脱僵硬的束缚,迎接每一个灵活、轻松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