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痛风不只是“痛一下”那么简单!
在门诊,痛风患者最常问的两个问题莫过于:“尿酸正常了,能停药吗?”
“这降尿酸药,难道要吃一辈子?”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乎患者病情控制的核心。
不少患者因误解擅自停药,导致痛风反复“找上门”,甚至造成肾脏损伤等并发症。
2
痛风到底有多“凶”?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中80%来自人体自身细胞代谢(内源性),仅20%来自食物中的嘌呤(外源性)。
痛风不仅仅是“关节痛”那么简单。血液中尿酸水平长期超标,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在全身多个器官沉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只有当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并引发炎症反应时,才称为痛风。
1.关节损害:痛风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关节损伤。尿酸盐结晶持续沉积,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最终关节结构被破坏,出现不可逆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残。
2.肾脏损害:肾脏是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长期高尿酸状态使其不堪重负。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引发痛风性肾病,尿酸在肾脏中积累到一定浓度会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结石,损害肾脏功能。
3.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系统危害:它常与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问题相伴而行,形成代谢综合征。这些代谢异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痛风带来的危害,重视痛风,积极治疗。
3
尿酸正常=治愈?
痛风的根本治疗是需要长期维持尿酸控制达标,所以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降尿酸药物治疗。
长期控制好血尿酸水平能降低痛风的发作频率。而很多患者存在误区,觉得止痛就是治疗了,不痛就可以停药。其实滥用止痛药不但会延误治疗,还能损害肝功能和胃黏膜,出现胃出血,更严重的是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止痛药只能缓解痛风发作的症状,“治标不治本”,缓解了症状,并没有真正起到降尿酸的作用。急性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应该开始降尿酸治疗。否则痛风会反复发作,甚至导致并发症,造成危害。
4
降尿酸药长期吃,不仅是“吃药”,更是投资健康!
痛风患者需要将尿酸控制在更低的水平,需降至360umol/l以下,痛风是或关节损伤需降至300umol/l以下。我们通过降尿酸药物治疗,只是抑制了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并没有改变身体代谢尿酸的根本机制。一旦擅自停用,体内尿酸水平可短期内反弹,诱导痛风的发作。
长期用药维持尿酸控制达标可减少远期并发症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
l抑制尿酸合成药(非布司他、别嘌醇)
l促进尿酸排泄(多替诺雷、苯溴马隆)。
痛风患者可选择非布司他、别嘌醇、多替诺雷或苯溴马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选择别嘌醇或苯溴马隆。
最后需要强调:痛风治疗是“持久战”
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尿酸达标,也需医生指导下逐渐调整药物剂量,而非直接停药。同时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如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酒、控制体重及规律运动等。才能更好配合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和并发症发生。
小编简介
郑彩玉
内分泌科医师
医学硕士
人生格言:
越努力、越幸运!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弘爱内分泌郑彩玉
审阅:弘爱内分泌田建卿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专病门诊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