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减肥不止在餐桌和跑步机——肠道菌群才是你体重的“隐形操盘手”

为什么有人轻轻一节食就能瘦下十斤,有人拼命运动却收效甚微?

也许答案藏在肠道——那个看似平凡,却在悄悄操纵能量平衡的“第二个基因组”。

2023 年发表于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的综述文章《Role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weight management》为我们梳理出最新的科学共识:

体重的得与失,不止取决于吃和动,还取决于体内数万亿微生物如何“分账”。

图1|肠道菌群与饮食、运动、药物、手术的双向作用。

图1. 肠道微生物群与体重管理关键生活方式和临床方法的相互影响。

文章指出,肠道菌群调控能量代谢的两端——“摄入”和“消耗”。

在能量摄入端,菌群不仅能发酵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为宿主额外提供约 5–10% 的能量,还能通过这些代谢物作用于肠–脑轴,影响饥饿与饱腹感。乙酸、丙酸、丁酸等分子可刺激肠道 L 细胞分泌 GLP-1 与 PYY,从而降低食欲。某些菌还可以合成多巴胺、GABA、血清素等神经递质,间接塑造我们的“食物偏好”

而在能量消耗端,菌群通过调控脂肪酸代谢、胆汁酸循环与炎症状态,决定卡路里究竟被储存还是燃烧。

例如,丁酸能促进脂肪氧化与棕色脂肪产热,而乙酸、丙酸则倾向于促进脂肪储存。菌群还可通过转化胆汁酸活化 FXR、TGR5 信号,影响肝脏脂质代谢与脂肪组织的“白转棕”过程。

换言之,肠道菌群能让同样的 500 千卡在不同人身上产生完全不同的命运。

饮食依然是最直接的干预手段。不同饮食模式塑造的菌群差异显著:

高脂饮食会增加产毒素的 Clostridium 属,削弱黏液屏障;

高纤维饮食则富集可发酵多糖降解菌,如 Faecalibacterium 与 Roseburia,提升丁酸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生酮饮食会减少双歧杆菌,但提高产酮菌比例;

●而地中海饮食通过多酚与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菌群多样性,被认为是“最平衡”的代谢友好型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益生菌或高纤饮食都有效。孤立补充某种膳食纤维如菊粉、阿拉伯木聚糖时,部分受试者出现肝酶升高或炎症反应,这提醒我们:“微生物营养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精确匹配个体菌群生态。

图2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能量状态的影响机制。

除了饮食,运动、药物、手术都在“与菌共舞”。

规律运动可增加产丁酸菌(如 F. prausnitzii)、黏蛋白降解菌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改善肠屏障与代谢;

而高强度运动若伴随能量缺乏,则可能造成短暂的“肠漏”。

药物方面,常用降糖药 二甲双胍(metformin) 的疗效部分依赖于肠道菌群;而降脂药 他汀类 的副作用与疗效差异,也与菌群组成相关。

甚至外科手术如胃旁路(RYGB)后的减重,也被证实部分可由菌群移植复制——这意味着,“手术效果”有一部分来自菌群生态重塑。

综上所述,这篇综述将肠道菌群视为体重管理的“中枢节点”:

它既能放大,也能抵消我们对饮食、运动和药物的努力。未来的方向,不再是“一刀切”的热量控制,而是个体化的微生物干预——例如针对不同菌群结构设计的专属膳食纤维、后生元制剂、或菌群导向药物。

结语

我们正在进入“微生物代谢时代”的减肥学:

体重不再只是热量输入与输出的简单算术,而是由数万亿微生物共同参与的动态方程。

懂得与它们“共赢”,或许才是减肥最科学、最持久的方式。

参考文献

Carmody R. N., Bisanz J. E. Roles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weight management.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23;21:xxx–xxx. doi:10.1038/s41579-023-00888-0.

本文所用图片均为文献内Figur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减肥不止在餐桌和跑步机——肠道菌群才是你体重的“隐形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