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成都普济中医杨成平:这四类人要警惕胆管癌

胆管癌作为一种隐匿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但实际上,胆管癌的发生并非毫无规律,它更偏爱 “特定人群”。哪些人属于胆管癌的高危群体?又该如何提前防范?今天,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门诊部的杨成平主任,就为大家详细梳理胆管癌的高危人群特征,帮大家认清风险、做好预防。

杨成平主任接触过不少胆管癌患者,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患者往往存在相似的健康背景或生活习惯。有位患者长期被胆结石困扰却未及时治疗,最终查出胆管癌;还有位患者有乙肝病史,且家族中曾有人患过胆道肿瘤。杨主任指出,胆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具备某些特征的人群,患病风险会显著高于普通人。由于胆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很多高危人群意识不到自身风险,直到出现黄疸、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才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只要明确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提前做好筛查和预防,就能有效降低胆管癌的发生概率。接下来,杨成平主任将从疾病史、家族遗传、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解析胆管癌的高危人群类别。

(一)有胆道疾病史的人群:慢性炎症反复刺激,风险显著升高

杨成平主任强调,长期患有胆道疾病的人群,是胆管癌的 “重点高危对象”。首先是胆结石患者,尤其是直径超过 3 厘米、病史超过 10 年的患者。胆结石长期压迫胆管黏膜,会导致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容易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增加癌变风险。临床数据显示,有胆结石病史的人,患胆管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 3-5 倍。其次是胆管炎患者,特别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种慢性炎症会导致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长期炎症刺激会破坏胆管细胞的正常结构,诱发细胞癌变,这类患者在确诊后的 10-20 年内,胆管癌的发生率可达 20%-30%。此外,胆管扩张症患者也需警惕,先天性胆管扩张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积易引发反复感染,长期下来会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成年后才接受治疗的患者,风险更高。

(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基因遗传埋下 “隐患”,需提前筛查

家族遗传因素也是胆管癌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杨成平主任解释,若家族中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过胆管癌或胆道系统相关肿瘤,其他家庭成员患胆管癌的风险会明显上升。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通过家族遗传传递,导致家族成员对胆管癌的易感性增加。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遗传性疾病,都可能伴随胆管癌发病风险升高。对于这类人群,杨主任建议,即使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也要从 40 岁开始定期进行胆道相关筛查,如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三)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肝脏与胆道 “息息相关”,病变易蔓延

肝脏与胆道系统关系密切,慢性肝病患者也容易成为胆管癌的高危人群。首先是乙肝、丙肝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肝脏长期受损,进而影响胆道系统的正常功能,胆汁淤积、炎症反应等问题会间接刺激胆管,增加癌变风险。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胆管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2 倍以上,而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风险更高。其次是肝硬化患者,无论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还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都会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胆道系统也会受到波及,胆管细胞在长期病理状态下,发生癌变的概率会显著增加。杨成平主任提醒,这类患者在治疗肝病的同时,也要定期检查胆道情况,避免因忽视而延误胆管癌的早期发现。

(四)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 “透支” 胆道,风险逐渐累积

除了疾病和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也会让胆管癌的风险 “找上门”。第一类是长期饮酒人群,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胆道黏膜造成直接损伤,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胆道黏膜反复炎症,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每天饮酒量超过 50 克、饮酒史超过 10 年的人,风险更高。第二类是长期高脂饮食人群,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进而诱发胆结石,而胆结石又是胆管癌的重要诱因,形成 “风险链条”。第三类是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如长期从事化工、印染、橡胶等行业,经常接触苯、甲醛、亚硝胺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损伤胆道细胞,增加胆管癌的发生概率。

明确胆管癌的高危人群,并非是让大家陷入恐慌,而是为了帮助大家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如果你属于上述某类高危人群,也不必过度焦虑,只要做好以下两点,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一是定期筛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如 CA19-9、CEA)检测,有家族遗传史或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可适当增加筛查频率;二是改善生活习惯,减少饮酒,避免高脂、高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出现皮肤、眼睛发黄(黄疸)、右上腹疼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胆管癌风险。记住,对于胆管癌而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而认清高危人群特征,正是做好早期预防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经指出,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成都普济中医杨成平:这四类人要警惕胆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