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治疗膝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多由膝关节滑膜炎引发。笔者既往采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关节腔穿刺抽液及玻璃酸酶注射等常规手段干预,但是疗效局限,仅少数患者得以治愈。

下面笔者介绍一种基于中医脾胃调理理论的毫针刺灸疗法。中医认为,脾属土主运化水湿,胃与脾相表里,共司水液代谢,“土能制湿”理论为治疗核心,调理脾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水湿内停的病机。

梁丘穴:属于足阳明胃经郄穴,位于膝关节周围。郄穴擅调经络气血瘀滞所致急证、实证,毫针针刺可以疏通膝关节局部水湿瘀滞,起到“开闸利水”之效,促进积液吸收。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寓意“气血汇聚之海”。依“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气血不畅是水湿停滞的重要诱因。针刺此穴可调和脾经气血,利用“行血”以“利水”,改善积液形成的病理基础。

积液初步疏利后,需要引导膝关节局部气血循行以促关节修复,此时犊鼻穴为关键选穴。该穴别名外膝眼,属于足阳明胃经,有通经活络、理气消肿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中,针刺同时配合患者适度膝关节活动,可以增强穴位对经络气血的疏导作用,进一步改善关节功能。

取穴定位:严格遵循《针灸学》标准,确保精准。

针刺手法:梁丘穴、血海穴用直刺法,犊鼻穴用向内斜刺法(避免损伤关节腔)。

留针时间:诸穴针刺得气(患者感觉酸麻胀重,医者感觉针下沉紧)后,留针30分钟。

联合干预:可依患者体质(如虚寒体质)酌情配合温和灸,增强温通脾胃、散寒除湿之效。

综上所述,针刺梁丘穴、血海穴、犊鼻穴,分别从疏利积液、调和气血、通利关节起效,结合脾胃调理的整体思路,可以形成膝关节积液的系统治疗方案。(作者供职于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卫生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治疗膝关节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