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目前国内主流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模式。它结合了西医精准诊断和快速解决急症的优势,与中医整体调理、恢复功能的长处,形成了“标本兼治”的协同效应。
下面我将从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结合模式、优势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 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1.理论基础
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腰痛”、“痹症”(如坐骨神经痛称为“腿股风”)范畴。核心病机是 “不通则痛” 和 “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外力损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导致腰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不荣则痛:肝肾亏虚,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肾精亏虚则骨失所充,导致腰部筋骨痿弱,易受外邪侵袭。
2.主要治疗手段(辨证论治)
内治法(中药):
气滞血瘀型:常因外伤引发,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寒湿痹阻型:遇冷加重,腰部沉重,舌苔白腻。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湿热痹阻型:疼痛有灼热感,口苦,舌苔黄腻。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剂:四妙丸加减。
肝肾亏虚型:腰膝酸软,乏力,劳累后加重。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方剂: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外治法:
针灸:选取腰部阿是穴(压痛点)、肾俞、大肠俞、委中、环跳、阳陵泉等穴位,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推拿/正骨:通过放松肌肉、调整关节错位(如腰椎小关节紊乱)来解除对神经的卡压。注意: 急性期巨大突出或椎管严重狭窄者慎用暴力手法。
拔罐/刮痧: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中药外敷/熏蒸:将活血通络的中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起效。
二、 西医如何看待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1.理论基础
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劳损等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或脊髓,引发炎症、水肿,从而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
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CT、MRI)进行精确定位和定性。
2.主要治疗手段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消炎镇痛;脱水药(如甘露醇)减轻神经水肿;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
物理治疗: 牵引、超短波、中频电疗等。
神经阻滞: 将消炎镇痛药物直接注射到受压迫的神经根周围,快速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当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肌力明显下降、大小便失禁)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
三、 中西医如何有机结合(精髓所在)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药+西药”,而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机地、有侧重地结合两种医学体系。
1.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疼痛剧烈)
西医为主:快速控制炎症和水肿,解除剧痛。
卧床休息(硬板床)。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脱水药,必要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中医为辅:辅助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针灸:快速镇痛,缓解肌肉紧张。
温和的推拿:放松肌肉,不宜做重手法正骨。
中药: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为主。
结合优势:西药起效快,能迅速为患者解除痛苦;中医方法能从整体调节,减少西药用量和副作用,加速水肿吸收。
2.缓解期/恢复期(“本虚”与“标实”并存)
中医为主:调理根本,恢复功能,预防复发。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重点转向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同时兼顾祛邪。
针灸、推拿:继续疏通经络,调整脊柱力学平衡。
功能锻炼:如教授患者练习“小燕飞”、“五点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方法。
西医为辅:巩固疗效,提供康复支持。
停用或减量使用镇痛药。
使用物理治疗(如中频电疗)帮助恢复。
指导科学的康复锻炼。
结合优势:中医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肝肾亏虚”的体质,增强腰背肌力量,稳定脊柱;西医提供科学的康复指导和评估,确保恢复过程安全有效。
3.手术治疗前后
术前:中医调理体质(如益气养血),使患者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术后:中医在术后康复中发挥巨大作用。
中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粘连,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针灸: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治腹胀)。
推拿/理筋:松解手术疤痕粘连,改善局部循环。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1.疗效叠加,副作用减少:西药快速治标,中药长远治本,可以减少对激素和止痛药的依赖。
2.治疗手段丰富,个体化强: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阶段,灵活组合多种治疗方法,制定最佳方案。
3.注重整体调节与预防复发:中医的“治未病”思想,通过改善体质和加强功能锻炼,有效降低了复发率。
4.覆盖疾病全过程: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再到术后康复,中西医结合都能提供连贯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五、重要注意事项
1.务必先明确诊断:在开始任何治疗前,必须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肿瘤、结核、骨折等其他严重疾病。
2.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寻求有资质的中医师和西医骨科/康复科医生的共同诊治。切勿相信没有行医资质的“江湖郎中”。
3.推拿正骨需谨慎:尤其在急性期,不恰当或暴力的手法可能加重髓核突出,导致病情恶化。一定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操作。
4.患者主动参与是关键:无论哪种治疗,患者都需要配合卧床休息、改正不良姿势、坚持进行核心肌群锻炼,这是防止复发的根本。
总结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了“急则治其标”与“缓则治其本”的完美统一,是现代医学模式下一种非常成功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策略。如果您或家人正受此困扰,建议前往设有“中医骨科”或“脊柱科”诊疗服务的大型正规医院进行咨询。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骨科医院骨科技术教程》,《中医诊断学基础》《中医骨伤学》《骨科手术学》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3》,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椎医学专业委员会。

李 军
副主任中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骨伤专业,曾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进修学习中医骨科,师从四川省名中医凌家保。
专业特长: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各种骨折、关节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背腰部肌膜炎、四肢关节病、骨质疏松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劳损等骨科疾病。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骨折、脱位、关节疼痛、运动创伤骨折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用小针刀治疗四肢关节痛、肱骨内外科炎、腱鞘炎等骨科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二、三、五全天。
文 | 中医骨科 李军
编辑:胡 波
一审:李治刚
二审:游 莹
三审:任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