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重阳佳节 关爱老人 让爱陪伴永不缺席

金秋时分 重阳佳节

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

是我国第十三个法定

“老年节”“重阳节”

值此重阳佳节

祝愿所有的老年朋友

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九九重阳,谐音“久久”,

寄托了对老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老年人的健康不仅是每个家庭的牵挂,

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在重阳节这一天,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针对老年朋友常见的慢性病管理

送上一份健康指南

让我们关爱老人 让爱陪伴永不缺席

我国每5位中老年人中就有一人面临认知障碍的风险,但是90%的早期症状却被忽视了,我们常常把爸妈的“忘事”、“反应慢”归结为“老了,都这样”,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健康杀手——认知障碍。

近日,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李芬林走进青岛电视台《生活有伴》节目,带您全面了解老年人认知障碍。

什么是老年人认知障碍

当家里的长辈开始忘东忘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是得老年痴呆了?”。其实,认知障碍是一个大家族,不只是老年痴呆。

老年人认知障碍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涉及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语言功能、执行功能、推理功能和视空间功能等一个或多个认知域,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

认知障碍的发病趋势

据国家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5.5%,60岁及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6.0%。据此估计,我国60岁及以上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约3877万例,痴呆患者约1507万例,数量庞大。

认知障碍分为哪些类型

认知障碍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值得注意的是,主观认知下降被视作比轻度认知障碍更早期的阶段,指个人主诉或抱怨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下降,但客观认知测验仍处于正常范围。

主观认知下降:

老人感觉“最近记性不如以前了”、“脑子转得慢了”,但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都正常。这是最早期的警报。

轻度认知障碍:

衰退的程度已经比正常老化要明显,但基本生活还能自理。

痴呆:

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已经影响到正常吃饭、穿衣、外出等日常生活,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认知障碍的元凶有哪些

导致认知障碍的,往往不是陌生的敌人,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几种情况:

1

年龄是认知障碍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几乎都是增加的。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

2

脑卒中是老年认知障碍的另一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约10%的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前已有痴呆,另外10%在首次卒中后出现新发痴呆,30%在卒中复发后出现痴呆。

3

遗传因素:在AD和其他一些神经变性疾病中有重要的作用。有痴呆家族史的人发生认知障碍风险增高。

4

其他因素:良好的教育程度可降低老年认知障碍的风险,长期地中海饮食(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吸烟、体力活动不足以及一些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代谢综合征、心房颤动)等可增加老年认知障碍的风险。

引起认知障碍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01

阿尔茨海默病(AD)

02

血管性疾病导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03

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

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就像大脑里的‘文件’自己慢慢消失了,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以记忆障碍、语言功能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主要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就像大脑的“供电线路”或“水管”堵了、坏了,导致运行卡顿。包括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整个过程,可以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共病。

认知障碍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认知障碍不是一个“全或无”的现象,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AD)

早期预防是降低AD发病风险的最佳方法,可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从预防发病、早期治疗到改善疾病控制,这些预防措施强调从预防发病到疾病后期管理的连续性,通过综合措施减轻症状、延缓病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1

一级预防:

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和适度饮酒,增加休闲活动,如智力活动、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

2.健康饮食:神经退行性延迟干预饮食是一种可降低AD风险的饮食方法,包括建议多食用绿叶蔬菜、浆果、坚果、豆类、全谷物、鱼、家禽、橄榄油和适当酒精(最好是红酒),避免红肉、黄油、奶酪、糕点、糖果和油炸食品。

3.教育水平和认知训练:提高教育水平和进行认知训练以增加认知储备。

4.心理健康:管理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5.治疗慢性疾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防治脑血管疾病和心房颤动等。

6.适当运动:适当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譬如跳绳、游泳、体操和太极拳等。

02

二级预防:

1.早期诊断:及早寻求医疗帮助,接受专业医师的评估和诊断;

2.早期治疗:根据医师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减缓疾病进展和减轻症状;

3.早期干预:通过认知训练、康复治疗和支持性照顾等方式,提供认知和功能方面的支持。

03

三级预防:

1.积极的系统治疗: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2.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患者安全,尽量保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预防和治疗躯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

血管性认知障碍预防

PART.01

慢性病的管理: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合理控制血糖;同时积极控制高脂血症可能对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有益;

PART.02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合理体重,健康饮食,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保持良好情绪、改善睡眠等生活方式综合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能有积极影响。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李芬林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长辈出现记不住事、算不清数、认不得路、说不好话、性情大变等变化,要高度警惕,建议陪老人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一次专业的认知评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重阳佳节 关爱老人 让爱陪伴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