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肝癌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活不长?”医生:很多人术后忽视这3事

一说到肝癌,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绝症”。但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如今的肝癌手术早已不是绝路一条,不少病人在确诊后顺利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干干净净地被切掉了,连医生都说“手术很成功”。

可问题来了,好多人手术后明明恢复不错,却没过多久身体就垮了,病情迅速恶化,甚至熬不过两三年,家属一脸困惑地问:“不是说手术很成功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并不罕见。手术成功并不代表彻底痊愈,尤其像肝癌这样的疾病,背后牵扯的是整个肝脏的系统性问题,不是单靠一刀切下去就能彻底解决的。

不少病人出问题,是因为忽略了术后的一些关键环节。有三个事,说白了,不少人都掉以轻心,等真出事了才追悔莫及。

1. 不继续规范治疗

有些人听说肿瘤被切掉了,化疗免了、靶向免了,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高高兴兴回家了,接下来的复查也断断续续,有时候干脆不去了。

可现实是,肝癌这种病,它很容易复发。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率高达50%以上,也就是说,十个病人里至少有五个会在3年内复发。

再来看下指南是怎么说的。根据《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即使术后切除干净,也强烈建议病人根据病理分期和风险因素继续接受辅助治疗,包括口服靶向药、免疫治疗、甚至再次进行局部治疗。如果完全不管不顾,这等于给癌细胞留下了死灰复燃的机会。

有的人会觉得这些药副作用大,身体受不了。也确实,像靶向药有可能引起乏力、腹泻、食欲减退等,但医生给药从来不是随便开的,而是经过评估后综合考虑的。

很多病人就是怕吃药,怕打针,结果耽误了最佳的巩固时机。医学不是儿戏,术后治疗这一步,不做等于白做。

2. 忽视肝功能修复

有些人觉得肿瘤切了就好了,肝脏自己能恢复。但事实是,很多肝癌本身就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脏本来就很脆弱,手术切掉了一块,剩下那部分需要承担更多代谢负担。

如果不在术后积极修复和保肝,肝功能一旦恶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脏不像心脏那样一出问题就立马心绞痛,肝功能下降是个很“沉默”的过程,等到黄疸、腹水、食欲不振这些症状出来,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术后该做的肝功能监测,一次不能少,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每次复查都得看。医生建议吃的保肝药,也不是营养品瞎吃的,那是维持肝细胞代谢的重要辅助。

别小看这些药物作用。比如说常用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都是临床上用来促使肝细胞修复、提高肝功能的。一些病人术后胆汁淤积明显,还需要胆酸类药物辅助排毒。而这些药都是要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开,绝不能盲目自行停药。

3. 情绪管理被忽视

很多病人术后变得特别焦虑、抑郁,一想到自己得的是肝癌,心理压力就像石头一样压着喘不过气。有些人夜里睡不着觉,白天吃不下饭,嘴上说没事,其实内心早已经快崩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身体免疫力的恢复。

有一项涉及全国800多名肝癌患者的研究显示,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患者,其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比情绪稳定者高出近20%。

这不是说“多想病就复发”,而是情绪状态会真实影响到内分泌、免疫系统、肝脏代谢这些环节。如果术后总是焦虑恐惧,身体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比如皮质醇,长此以往反而给癌细胞留下了可乘之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开始重视术后的心理干预,开设心理门诊或肿瘤康复门诊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建立更好的情绪应对机制。一些医院还开展了正念疗法、冥想课程、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

有病人参加几次心理干预后,整个人轻松不少,食欲也上来了,睡眠质量提升了。身体恢复好了,自然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反扑。

情绪管理不只是靠嘴上说“不要想太多”,而是要让病人学会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处理情绪。尤其是家属,不要整天跟病人讲“你得坚强”“你要为孩子活下去”这种话,听多了只会让病人更有压力。情绪也是一种“免疫力”,看不到、摸不着,但真能救命。

回头看这些问题,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很多人把手术当成终点,其实它只是个起点。术后那段时间,是身体最脆弱的时候,也是调整生活方式、修复身体、清除残余病灶的黄金阶段。有人抓住机会,活得比正常人还滋润;也有人放松警惕,错过了能救命的窗口。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肝癌本身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术后管理的复杂性。有的肝癌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活跃程度高,同样会增加肝癌复发风险。

《中华肝脏病杂志》里曾有一项研究指出,对于HBV-DNA阳性的术后患者,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20%以上。这可不是小数字,是真实的生存差距。

术后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也都不是随便来的。有些病人肝功能差,脂肪代谢能力弱,照样猛吃大鱼大肉,结果脂肪肝一查就是重度。

有些人吃素太过,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营养不良直接拖慢了恢复速度。术后的饮食原则其实就是平衡、适量、易消化,不能乱补,也不能乱节食。

不少家属也容易“过度护理”,恨不得啥都替病人做,其实这样反而让病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很多术后康复计划里都强调“适度活动”,比如说每天30分钟散步、轻微的拉伸锻炼,这些都能帮助肝脏血液循环,提升代谢能力。坐着躺着不动,反而更容易让身体机能下降。

这些年随着科技进步,肝癌的治疗已经不再是“手术一刀定生死”的年代。从影像引导技术到个体化精准用药,手术只是开始,真正决定一个病人能不能活得久、活得好,靠的是整个术后管理的系统性。而这其中,规范治疗、肝功能修复和情绪管理,是每个患者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三件事。

术后哪怕少做一件,后果都可能不只是“状态差”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关系到生死的距离。不要小看复查,不要抗拒吃药,不要忽略身体的小信号,也不要强撑着不说自己的情绪。

只有真正走在规范的康复道路上,才能离“长期生存”这四个字越来越近。肝癌不是一句“手术成功”就能结案的事,它的难缠之处,恰恰在于术后的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扎实、有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6):421-432.

[2]高翔,郭燕.肝癌术后复发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4,51(3):125-130.

[3]丁华,李俊峰.术后肝功能保护的研究现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23,17(4):275-280.

[4]王宁,陈光.情绪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健康,2023,15(9):78-82.

[5]周洁,贺琳.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影响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4):312-31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肝癌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活不长?”医生:很多人术后忽视这3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