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如此荒唐的灵芝孢子油发明专利!

我们都知道,在保健品市场中,企业往往喜欢以“专利”作为产品的背书,以此彰显科研实力、提升可信度,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

然而,有些企业并非真正利用专利技术生产产品,而是借用一些与产品并无直接关联的专利来包装宣传,这种做法已经涉嫌虚假宣传。

举个例子。上图显示的某款灵芝孢子油保健品在宣传中声称“拥有发明专利”,并暗示产品正是依照该专利方法制备,产品由“专利”加持,并且还标上一个所谓的“专利指标”。因此“富含麦角甾醇”。

那么,这项专利到底是如何“生产”出富含麦角甾醇的灵芝孢子油的呢?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专利的名称是“一种富含麦角甾醇的灵芝孢子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中描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已破壁的灵芝孢子粉1克”与“1毫升水”混合,搅拌成浆状;

第二步,将该浆状物置入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中处理20–30分钟;

第三步,将超声处理后的浆液进行板框压滤,得到滤液;

第四步,将滤液离心分层,取上清液,即“富含麦角甾醇的灵芝孢子油”。

看似科学严谨,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我们知道,灵芝孢子粉是灵芝成熟时释放出的微小生殖细胞,质地极轻,极易飘散。以1克孢子粉配1毫升水混合,根本不可能形成所谓“浆状物”。按比例扩大后(如200克粉配200毫升水)更无法实现。(手头有灵芝孢子粉的读者可以试做一下这个混合试验,比如用同比例的5克孢子粉和5ml水混合,看看混合后的情况)

看第二步——“超声波细胞破碎”。所用原料已是经过破壁处理的灵芝孢子粉,再次进行超声波破碎并无实际意义。

超声波破碎的原理是利用探头发射高频振动能量,破坏细胞膜以释放细胞内容物。

此外,专利中特意注明设备型号为“Scientz-IID超声波细胞破碎机”。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Scientz-IID超声波细胞破碎机是什么样的。(见下图)

然而,灵芝孢子的外壁坚硬致密,超声波设备是难以有效破碎灵芝孢子粉的;而在已破壁的前提下,再次超声处理并不会带来额外的结构破坏或提取效率提升。由此可见,该步骤缺乏科学合理性。

接着,经过超声处理的混合物被压滤、离心,可得到分层液体:上层为油,中层为水,底层为孢子残渣。

专利中声称“取上层上清液即得富含麦角甾醇的灵芝孢子油”。然而,试问在实际生产中,如何用如此方法获得上清液油脂?拿吸管小心翼翼的慢慢吸出来吗?就不怕把水也吸进去?

并且实际大生产时需要多大规模的超声与离心设备?

有心的消费者下次在企业邀请参观时可以让企业展示用这种新方法提取设备,比如实际生产的超声破碎机,大型离心机等,宣传中不是说新的赛若斯灵芝孢子油是用这种专利做背后支持的吗?

另外,还可以提问:实际生产又如何从含水体系中高效分离出油层?

所以:稍有孢子粉或提取工艺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套流程几乎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更离谱的是,该专利宣称“以水为溶解媒介,无需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油怎么能溶于水呢?难道企业已经取得诺奖级的重大科学突破了吗?

事实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目前提取灵芝孢子油最成熟、最合适的技术路线。

所谓“水媒提取法”不仅理论上行不通,实操中更是不可行。要知道,水和油本身就难以混合,更谈不上用水来“溶解并提取油脂”。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专利究竟是如何通过审批的?起草这些专利的“科研人员”“博士”“教授”“质量总监”等是否具备最基本的灵芝孢子油科学常识?

退一步讲,即便假设该专利确实可行,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实际销售的灵芝孢子油并非依据此专利生产,而是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工艺。产品的包装上还明明白白的印着”超临界萃取“字样。

既然生产方法与专利毫无关联,却在宣传中反复强调“专利技术”,这显然是张冠李戴,属于误导消费者的虚假背书行为。

另外,此专利中还列举了用这种“新”工艺提取的孢子油和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灵芝孢子油抑瘤率的对比,高达45.4%,这种实验数据显然也是人为编造出来的。

目的就是在产品宣传中表明新一代的赛若斯灵芝孢子油“抗癌效果”更好,所以价格更高是完全合理的。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企业惯用的宣传套路:

每当有新产品上市,总要贴上一项“发明专利”来撑场面,好像这样产品就“高科技”了。大多数消费者既看不懂专利内容,也没法判断真假,只要看到“专利”两个字,就自然会联想到先进技术和强大实力。

但真相是,这些所谓的专利往往与产品毫无关系,只是拿来装点门面的“空壳专利”,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大家在选购灵芝孢子油保健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仔细核实企业用于背书的宣传材料,如专利、标准等文件的真实性。

不要轻信任何广告宣传,应从价格、原料、检测方法、企业信誉等多个角度综合判断,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花高价买到并不值得的产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如此荒唐的灵芝孢子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