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35岁,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养家,除了本职工作外,他每天晚上还会兼职跑一下滴滴,有时候忙起来,一天都顾不上吃饭也是常有的事,也因此他的肠胃一直不太好,也是老毛病了,所以也没怎么系统检查治疗过,直到年初开始,他肚子疼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每次上完厕所还能看到血丝,才想起去医院检查。
结果一查就是直肠癌,还是晚期,自从治疗开始,化疗就做了几十次,每天痛不欲生,家底也日渐掏空,父母为了筹钱把老家亲戚都借了一遍。
即便如此,癌症似乎并不想放弃这个苦命人,最近一次复查时,医生说癌症还是转移了,也不适合手术。
深深的绝望包裹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才35岁,为什么会出现肠癌?

一、肠癌确诊多为晚期,4种异常易被忽视
肠癌在我国并不算罕见,就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肠癌统计情况来看,每年新发病例就接近了56万例,死亡病例数更是达到29万例。
虽然肠癌也属于恶性肿瘤,但只要早期干预的早,治愈率也比较高,甚至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肠癌发生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从10年前至今,30岁以下的患者确诊率从2上升到7%,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7岁。
所以别仗着还年轻,就以为自己不会患癌,实际上肠癌90%是散发性的,和个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特别是经常久坐,抽烟喝酒、饮食不健康的人,这些长期的危害累积,很容易就把肠癌“拖”了出来。

所以早发现就很重要了,尤其是以下4个排便习惯,一定要重视:
1、排便不尽
肠道早期出现肿瘤时,肠黏膜因为异物敏感,可能会误判是屎,频繁发出便便信号,如果经常排便不尽,排后还想排,要警惕可能是早期肠癌信号。
2、便便变细
大便正常形状为粗细适中的圆柱形,如果观察到大便形状呈细长状,或者有槽沟样、扁条状,也可能是肿瘤挤压下的大便形状异常。

3、便血
虽然痔疮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便血,但肠癌引发的便血,往往颜色更鲜红或深红,而且混合在大便中,不是附着大便表面,并混合有一定粘液感,这种情况也要警惕。
4、排便习惯改变
正常每天排便频率应该稳定,一天一次,也可能一天2-3次,如果突然无缘由的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比如排便频率,或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并持续3周以上,要注意可能的肠癌风险。

二、肠息肉什么情况下会癌变?
如果了解肠癌的演变史,肠息肉你一定不陌生,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好好的肠道会长息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白涛介绍,肠息肉其实是肠黏膜上的异常小凸起组织,临床上8-9成的直肠癌患者早期都出现过肠息肉,而肠息肉就是肠道粘膜在炎症持续刺激下受损后的产物,多数情况下,肠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如果受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叠加下,息肉细胞突变的风险也会变高。

尤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往往是息肉癌变重要诱因,以下3种高危食品,再爱也要少吃:
• 高脂食物
脂肪摄入过多会影响体内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肥胖风险,而且高脂食物也是引发肠道炎症的重要诱因,很多息肉的出现都伴随高脂饮食习惯。
• 加工肉类
这些肉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胺,长期摄入也会增加肠道息肉风险。
• 高糖食物
糖摄入过高也会干扰肠道菌群健康,尤其是长期高糖饮食,会刺激肠道炎症风险,严重也可能诱发息肉的出现。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出现肠息肉也不一定是坏事,虽然研究显示95%的肠癌都由息肉引发,但只要查出息肉就相当于有机会阻断癌变风险,因为息肉到肠癌一般还得经过个5-10年,所以,早期发现肠息肉不算太坏的事,早发现早解决,也可以把癌变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处理,但如果有这些特征的息肉,还是建议尽早切除,比如长径超过5毫米的,但如果形状呈现凹陷或扁平、锯齿状,有绒毛的,即使长径较小也要及时切除,还有一些外观粗糙的息肉,已经出现出血、坏死、星芒状开口,就有很高的恶变风险,一般不建议留。
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一般不看大小形状,也建议切除,因为临床病理显示,85-90%的结直肠癌都和腺瘤性息肉有关。

三、筛查,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由于肠癌症状比较隐匿,一般不经过专业设备检查很难发现,所以早期筛查就显得很重要了。研究发现,定期肠镜筛查比不做筛查的人,出现肠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要分别低56%和57%。
权威期刊柳叶刀也曾发布过相关研究,通过17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做一次肠镜可以在未来17年内降低30%的肠癌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刘正也表示,肠镜在诊断肠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议45岁左右就可以开展一次胃肠镜检查,即便没有相关家族病史,也最好每5年开展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有相关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最好25岁开始就定期进行肠镜筛查。如果查出肠道息肉,后续筛查频率要更高一点,最好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

肠癌无小事,除了定期检查预防,日常生活习惯也要调整好,保持定期运动,减少肠胃负担,也可以避免可能的胃肠道疾病风险。
参考资料:
[1]《结直肠癌早期症状易忽略,很多人就诊已是晚期!9个早期求救信号别忽视→》.中国疾控中心.2025-4-22.
[2]《患者宣教|肠癌来临时上厕所会出现4个异常?》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24-2-29.
[3]《男子肠道长200多个息肉:体检发现肠息肉要切除吗?》.生命时报.2023-8-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