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气一凉啊,老姐妹们是不是总觉得手脚发凉、嗓子发干,吃饭也不香了?老祖宗常说“秋季不补,底气不足”,秋天要是补不好,冬天可就容易手脚冰凉、身子发虚啦!
别急,二丫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四样好吃又养人的秋补美食,都是平常菜市场能买到的家常食材,不挑人、不费钱,补而不燥,吃着舒坦,吃着健康!
一、山药:健脾益肺,补肾养胃
山药可是秋天的“地下宝贝”,它性子平和,不寒不热,最适合咱们中老年人吃。《本草求真》里夸它“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是平补脾胃的一把好手。脾胃好了,吃进去的营养才能被身体吸收,人才有精神。
功效
山药能补肺气,对付秋天干咳特别好;还能健脾养胃,消化不好的朋友常吃准没错;它还能益肾填精,腰腿没劲、夜尿多的老人家适当吃些有帮助。
推荐吃法:小米山药养胃粥
这个粥特简单,暖胃又安神,早上晚上都能吃。
准备一小根铁棍山药(口感更糯),戴上手套削皮(不然手会痒),切成小块泡水里防变色;
抓一把小米、几颗红枣、一小把枸杞,统统洗干净;
小米和山药先下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熬30分钟,记得偶尔搅一搅防粘锅;
等到米烂粥稠了,再把红枣和枸杞丢进去煮10分钟;
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红糖,不吃糖就不加,原味也香得很!
二、白萝卜:清热生津,顺气化痰
有人说秋天不能吃萝卜,其实错啦!白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秋天干燥容易上火、积食,吃点萝卜反而能打通气机、帮助消化,还不燥不腻。
功效
萝卜能清热生津,嗓子干、嘴唇裂的时候吃它特别润;还能消食化积,吃了油腻不消化,就来点萝卜顺一顺;常吃还能增强免疫力,秋冬少感冒。
推荐吃法:萝卜丝鲫鱼汤
这汤又鲜又暖,还能补蛋白质,秋冬喝一碗从头暖到脚!
半根白萝卜削皮切细丝,一条鲫鱼处理好洗净,擦干水分;
锅里放少许油,鲫鱼煎到两面金黄(这样汤才会奶白色),再加几片姜去腥;
直接倒入滚烫的开水,大火煮5分钟,汤就会变得白白浓浓的;
转中小火再煮15分钟,然后把萝卜丝放进去一起煮10分钟;
最后加盐、撒点葱花和胡椒粉调味,其他调料一概不用,鲜得不得了!
三、银耳:滋阴润肺,养颜安神
银耳是“平民燕窝”,价格不贵,滋润效果却一流。《本草诗解》说它“润肺滋阴”,正适合对付秋天的干燥。常年觉得皮肤干、睡不好、便便不畅的,吃银耳准没错。
功效
银耳能润肺燥,缓解干咳和喉咙干;还能滋阴养胃,改善睡眠;富含胶质,对皮肤和肠道都特别好。
推荐吃法:枸杞红枣银耳羹
这个羹软糯香甜,晚上吃一碗,睡得香,皮肤也润润的。
一朵银耳提前用冷水泡发2小时,去掉根部黄色部分,撕成小朵;
把银耳放进锅里,加足够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
等到银耳出胶、汤汁变稠了,再加入洗净的红枣和冰糖,继续炖20分钟;
关火前撒一把枸杞,盖上盖子焖5分钟就好了;
喜欢更软糯的可以用电饭锅的“煲汤”模式慢慢炖。
四、南瓜: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南瓜是典型的黄色食物,中医讲黄色入脾,能补中益气。《滇南本草》说它“横行经络、利小便”,其实它还能健脾暖胃,改善秋凉带来的胃寒和乏力。
功效
南瓜能补气益中,改善疲劳没劲儿;富含膳食纤维,帮助肠道蠕动;富含β-胡萝卜素,对眼睛和黏膜都好。
推荐吃法:南瓜小米蒸糕
不吃糖也能做,软软糯糯,当主食或者下午茶都合适。
一块老南瓜去皮去瓤,切成片上锅蒸熟,压成泥放凉;
在南瓜泥中打入一个鸡蛋,加入适量小米粉(也可以用普通面粉),搅拌成糊状;
加一点点酵母粉搅匀,盖上保鲜膜发酵30分钟;
发酵好后倒入刷了油的碗里,摆上几颗红枣或者枸杞;
上蒸锅大火蒸25分钟,关火焖5分钟再取出,切块就能吃啦!
老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秋天进补不是非要吃名贵药材,而是要吃对时节、吃对性子。这四样食材平和滋润,不燥不腻,正适合咱们中老年朋友慢慢调养。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气一凉啊,老姐妹们是不是总觉得手脚发凉、嗓子发干,吃饭也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