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守护“银发族”用药安全,这场培训“料”很足

本报讯(记者 王婷)“药师是临床团队的‘粘合剂’,他们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用药重整、用药教育、不良反应监测等服务……”在河南省县级医院药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上,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主任药师李敏谈到药师的核心责任时这样说。8月21日~22日,全省县级医疗机构的300多名药学人员相聚郑州,共同学习合理用药知识,为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充电蓄能”。

此次培训班的主题为老年慢病药学。2天时间里,14场专题讲座陆续展开,线上直播与线下授课同步进行。来自北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医疗机构的药学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老年人合理用药进行政策解读、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

“老年慢病患病率高,多病共存、使用多重药物成为常态,我国老年人多重用药率为48%,住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率则高达73%。如何在保障老年慢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多重用药?关键在于探索建立从三级医院到社区的协同干预机制。”北京医院副主任药师李婷讲道。

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总药师任艳丽看来,老年人常身患多种疾病、服药种类多,且存在记忆功能减退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健康素养不均衡导致用药主观性较强等问题,这些因素显著增加了老年人用药风险。这就要求药师不断学习,持续提升自身能力,做到懂医精药,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

“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增多、长期用药管理需求激增;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对用药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互联网医疗电子处方流转等新模式带来服务模式的变革。这些变化给基层药学带来了新机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药师丁玉峰说。同时,针对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能力,他提出4点建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新型体系建设,推进“智慧药学”;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体验;强化多学科诊疗模式融入诊疗全过程。

在学员中,既有新面孔也有老朋友,他们有的用手机拍下课件内容,有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知识要点,还有的把直播链接分享给未能到场的同事。

“老师们讲得很实用,既是临床需要的,也是我们渴望的知识。相比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接收信息的渠道还是比较闭塞的,这样的培训形式很好,真正把知识‘送’到了基层,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学习机会!”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药剂科科长周子兴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旨在提升药师在药学门诊、住院药学监护、处方审核调剂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强化基层合理用药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守护“银发族”用药安全,这场培训“料”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