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降温血压易 “失控”,测血压时要注意,间隔不是 2 分钟

随着气温下降,几位朋友跟华子抱怨,自己的血压又开始升高了。华子告诉他们,气温每下降10℃,人体收缩压会平均升高5-10mmHg,舒张压升高3-6mmHg,而且这种季节性的血压波动,正是秋冬心脑血管风险大幅增加的主要诱因。

所以有高血压的人,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血压变化。但是在测量血压的时候需要注意,两次测量的间隔并不是2分钟,而是30-60秒。

一、与季节相关的血压波动

当气温下降时,人体神经会将寒冷的感觉传递到中枢,为了减少体温散失,人体就会激活交感神经,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加,控制外周小动脉收缩。但是“保温”的同时也增加了心脏泵血的阻力,使血压升高。

而且天冷的时候,人体排汗减少,随汗液排出的钠离子也会减少。这些滞留在人体内的钠离子会锁住更多的水,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同时内环境中的钠离子水平升高,还会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性,对缩血管物质更加敏感,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二、血压测量的间隔不是2分钟

大多数人的血压升高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所以靠感觉吃药并不靠谱,需要进行血压测量才能知晓自己准确的血压情况。

在之前的指南中,建议血压测量以2分钟的间隔,测量两次,以较低一次为准。但在2024年的指南中,建议血压测量以30-60秒的间隔,测量两次,计算两次平均值。如果两次血压值相差大于10mmHg,则测量第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血压不建议连续测量,因为连续测量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血压造成干扰。

血压测量要遵循“定时、定姿、定设备”原则,建议选择每天早晨睡醒后1小时内,排尿后,早餐前以坐姿测量。如果血压不稳定,或是正在进行降压药物调整,可以在睡前增加一次血压测量,测量时不要饮酒和咖啡,也不要憋便。测量后做好记录,以评估药物效果。

三、选择正确的测量手臂和袖带

左右手臂的血压会略有差异,以血压较高的一侧手臂为准;注意袖带有标准和大号、小号区别,需按胳膊粗细,选择适合的袖带。而且在测量血压时,需将手臂放置在稳定,有支撑的平面上(如桌子上),不要放在膝盖上或是悬空,否则会使测量值偏高。

测量选择坐姿或是卧姿都可以,但卧姿时下肢回心血量增多,有些老年人血压调节能力不足,测量值可能会偏高或是偏低。相对而言,坐姿测量更为方便和准确,适用于日常监测。

水银式血压计容易造成水银漏出污染,且不易操作,现在已经弃用;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而腕式电子血压计的误差较大,准确性不如上臂血压计。

总结一下,天气转凉的时候,要注意血压的变化。测量时建议间隔30-60秒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进行用药调整。降压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降温血压易 “失控”,测血压时要注意,间隔不是 2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