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0-6岁怎么玩?学会这几招,陪娃玩出社交力!

在融合教育中

游戏对孩子有诸多重要性

能帮助孩子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

促进认知发展、调节情绪

激发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

增强社交互动,学会与他人相处等

今天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康复治疗三科(教育康复科)

带大家了解社交游戏的六大阶段

帮助家长掌握

每个阶段与孩子游戏互动的方法

一起来看看

社交游戏的六大阶段

单独游戏阶段(0—2岁)

旁观游戏阶段(2—2.5岁)

平行游戏阶段(2.5—3岁)

联合游戏阶段(3—4岁)

合作游戏阶段(4—6岁)

竞争与合作并存阶段(6岁及以上)

一、单独游戏阶段(0—2岁)

核心特征:专注自我探索,通过抓握、啃咬、摇晃等动作感知世界,尚无社交互动意识。

游戏名称:光影探索小天地

游戏目标:刺激感官发展,提升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建立对物品的基础认知,为后续社交互动奠定基础。

家庭指导:绘本阅读

为孩子挑选一本色彩鲜艳、图案简单的绘本,放在一个安静舒适的角落。孩子可以独自翻阅绘本,观察画面上的内容,家长不用过多干涉,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去理解和感受绘本。

二、旁观游戏阶段(2—2.5岁)

核心特征:开始观察他人行为,通过视觉学习社交线索,但仍不主动参与游戏。

游戏名称:小画家展示秀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激发对他人活动的兴趣,为后续互动做准备。

家庭指导:模仿动物游戏

家长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如小猫的走路姿势、小狗的汪汪叫、小鸟的飞翔动作等。孩子在旁边观察家长的表演,家长可以时不时地问问孩子自己模仿的是什么动物,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

三、平行游戏阶段(2.5—3岁)

核心特征:与同伴在同一空间内活动,使用相似材料各自游戏,偶尔产生眼神或物品接触。

游戏名称:创意黏土工坊

游戏目标: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建立对同伴存在的感知,减少对他人的排斥感。

家庭指导:平行玩玩具车

在地上设置两条相近的“赛道”,孩子和家长各自拿一辆玩具车,在自己的赛道上玩,如比赛谁的车跑得直、跑得远,或者模拟车在马路上行驶的情景,偶尔交换一下玩具车,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玩具车,同时观察对方的玩法。

四、联合游戏阶段(3—4岁)

核心特征:孩子开始与同伴互动,围绕共同兴趣游戏,但无明确分工和共同目标。

游戏名称:玩具交换市场

游戏目标:提升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分享意识和协商能力。

家庭指导:玩过家家

布置一个过家家的场景,如“娃娃家”。准备好娃娃、小床、餐具等玩具,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比如孩子负责照顾娃娃睡觉,家长负责准备娃娃的晚餐,偶尔互相交换任务,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互动来丰富游戏情节。

五、合作游戏阶段(4—6岁)

核心特征:孩子为达成共同目标分工协作,理解角色责任,具备团队意识。

游戏名称:梦幻小镇建造计划

游戏目标: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问题解决和规划能力。

家庭指导玩“寻宝”游戏

家长把一些小玩具或零食藏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作为“宝藏”,告诉幼儿游戏规则,两人一起寻找“宝藏”,找到后可以一起分享。孩子和家长分工,一个人负责找房间的这边,另一个人负责找房间的那边,互相提醒和交流线索,如“我觉得玩具可能在沙发后面”,共同把“宝藏”全部找到。

六、竞争与合作并存阶段(6岁及以上)

核心特征:孩子能理解规则,在竞争中保持合作意识,发展策略性社交能力。

游戏名称:抢椅子大挑战

游戏目标:强化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团队协作和策略制定能力。

家庭指导:合作运球比赛

准备两个篮子和若干个小皮球,将孩子和家长分成两组,每组两人。每组的两人需要用双手共同托住一个皮球,将球运到指定的篮子里。在运球过程中,球不能掉落,若球掉落需捡起后回到掉落处继续前进。设置好起点和终点,起点放置皮球,终点放置篮子。两组同时出发,看哪组能更快、更稳地将所有皮球运到篮子里。这个游戏既需要孩子与家长合作保持球的平衡,又存在与另一组的竞争。

游戏,是孩子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融合游戏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在游戏中连接

科室介绍

康复治疗三科是集康复治疗与教育、教研为一体的康复教育科室。是全国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机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西安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共青团灞桥区委“青年文明号”科室。主要开展以孤独症、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等脑病为主的康复教育、教研工作及康复专业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

科室目前承担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陕西中医药大学、长沙民政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康复专业的教学、实习任务。

科室目前治疗场地2000余平方米,开展的康复教育治疗项目有感觉统合治疗、多感官治疗、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律动、行为矫正、启智提升、融合教育、注意力训练、眼动认知训练、思维开发、蒙氏教育、ABA训练、结构化教学、地板时光、密集化训练、自然情景教学、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故事、手工制作、绘画美工、陶艺治疗、职前教育等一系列适合特殊儿童全面发展的康复教育教学课程,并拥有专业的康复设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0-6岁怎么玩?学会这几招,陪娃玩出社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