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许双虹教授:孩子湿热重,胃口差不长个,多吃2种食物,祛湿清热养脾胃还长个

夏末初秋天气依然闷热,雨水较多,空气中的湿气比较重。孩子容易食欲下降、没精神,身高增长也变慢了。

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身体可吸收的营养。但孩子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被称为“脾常不足”。

当外界湿气过重,湿邪容易困住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这时候,即使补充再多的营养品,孩子也难以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

湿热困脾的孩子通常有这些表现:不爱吃饭、饭后腹胀、大便黏腻不爽、小便偏黄;经常舌苔黄厚。

有些孩子皮肤会出现红疹或反复湿疹;晚上睡觉不踏实,容易盗汗;整个人显得懒洋洋的,不爱活动。

长期如此会导致营养吸收受阻,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时单纯补钙补锌往往效果不佳,关键要先祛湿清热,恢复脾胃功能

今天,宏韵中医邀请到儿科专家许双虹教授,和大家分享两种食材,帮助孩子缓解湿热症状。

01

第一种是玉米须。

很多人吃玉米时都把须扔掉了,其实玉米须是一味很好的天然药材。

用它煮水或者炖汤,可以帮助身体利水祛湿,特别适合早上起来眼皮浮肿、小便偏黄的孩子。

煮排骨汤时带着玉米须一起炖,汤水会格外清甜,孩子也爱喝。

02

第二种是薏米。

薏米有利水渗湿、清热的功效,对于舌苔黄腻、皮肤有红疹的情况特别适合。

用生薏米与山药一起煮粥,既祛湿又健脾。如果孩子大便偏干,可以改用炒过的薏米,配合莲藕炖汤,这样不易伤阴。

注意薏米性微寒,每次用量15克左右即可,体质偏寒的孩子可以加几颗红枣中和一下。

除了这两种食材,日常还可以给孩子喝些三豆饮(赤小豆、绿豆、黄豆煮水),多吃些丝瓜、冬瓜等清热祛湿的蔬菜。饮食尽量清淡,避免油腻、甜腻的食物,这些容易加重湿气。

晚上可以给孩子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每次5-10分钟,有助于引火下行,促进湿热代谢。

需要提醒的是,脾胃调理需要循序渐进,一般需要坚持1-2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改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许双虹教授:孩子湿热重,胃口差不长个,多吃2种食物,祛湿清热养脾胃还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