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爷今年58岁,最近总觉得自己两只眼睛看东西有点对不上焦,原本只是视线偶尔模糊,还以为是年纪大了、老花眼使然。没想到最近家里人发现,他的眼白都比以前黄了,看上去似乎还冒出点点血丝。女儿连忙拉着他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皱着眉头,说:除了眼疾,你可能还需要查查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肝胆胰。赵大爷听得一头雾水,也忍不住有些后怕,心里想着:难道真像大家说的,体内出问题,眼睛会提前“报警”?
其实,眼睛并不是只关乎视力的小窗口。它还能透露许多身体深处的问题,尤其有一些变化,甚至和癌症病变脱不开干系。有不少人终日忙碌、顾不得自己,等到眼部“信号弹”已经很明显了,才发现是大病临头。那到底哪些眼部迹象值得警觉?是不是有些信号一旦出现,真的应该立刻就医?
下面就给大家梳理,眼睛忽然出现哪5种异常可能和肿瘤相关,为什么这些变化必须重视,以及日常如何把关自己的“健康之窗”。
眼睛的这5种变化,可能在给身体敲警钟
很多慢性疾病或肿瘤初发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局部痛感和高烧。有时候,看似“小事一桩”的视力模糊、眼白变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医生根据权威医学研究总结出,以下5种异常,一旦出现在你或家人的身上,建议务必就医筛查:
视力突然下降
不少人觉得年纪到了,看不清很正常。但假如短时间之内,视力急剧下降或出现重影,务必要引起注意。脑部肿瘤(如垂体瘤、枕叶肿瘤)可能因挤压到视神经突发视物不清、甚至视野缩小。还比如视神经恶性肿瘤,也可能短期导致视力猛降。
眼球突出或变形
你照镜子时若发现眼球突出、双眼发育不对称,并非仅仅是眼部炎症。颅内肿瘤、眶内肿物、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癌等,都有可能牵连到眼眶周围,造成单侧或双侧眼球异常。有些病例甚至眼眶出现疼痛、触痛,或是眼睑浮肿。
巩膜黄染(眼白发黄)
正常人的眼白应该是清晰带点淡蓝色。如果发现自己眼球发黄,尤其伴随肤色发黄、尿色加深、大便变浅,务必要警惕。黄疸通常跟肝胆、胰腺疾病关系密切。胰头癌、胆管癌、肝癌等肿瘤患者高达七成有巩膜黄染。出现这些症状不用犹豫,赶紧做肝胆和胰腺的相关检查。
瞳孔异常变色(瞳孔变白)
健康的瞳仁通常是黑色,如果瞳孔区域颜色变浑浊甚至发白,儿童最常见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成人人群则要警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特别是瞳孔白斑、悄然“失去黑色光泽”时,要尽早去医院查明原因。
视野缺损(发现盲区)
平时视线范围有没有变“狭窄”?或者经常性觉得某个角落、某部分突然看不到?临床常见的脑部病变、垂体肿瘤等,都会因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有研究指出,视野异常出现在肿瘤压迫较早阶段,占相关病例的40%左右。
要说这些信号就等同于患癌,倒也未必。但一旦反复、持续出现,或者伴随身体其他明显异常,切不可掉以轻心。不明原因的眼部异常,是排查肿瘤的红灯。
“体内有癌,眼先报警”的科学解释
为什么一些体内健康隐患,会最先反映在眼睛上?其实,医学上有这样几条解释:
全身循环的连带效应
肝脏、胰腺等消化系统,一旦出现恶性病变,常常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全身黄疸。而巩膜(眼白)因色素沉积最易先黄,比皮肤变化更灵敏。因此有句医学圈老话:“巩膜变黄,肝胆要查”。
脑部肿瘤的“通道”效应
脑颅腔内的肿瘤,如果生长位置靠近视觉通道,对视神经、视觉中枢的压迫,常常会以视力下降、重影、视野变窄等形式,最早表现出来。有些人觉得“左边视野看不见”,其实背后隐藏的正是脑肿瘤。
肿瘤细胞局部侵犯
比如眼睑、眼眶、泪腺、网膜等部位的肿瘤细胞原发或转移快速生长,会在短期出现局部突出、变形乃至疼痛。以为是普通的结膜炎、脂肪粒,实际上可能是肿瘤的局部“暗示”。
一组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集数据提到,超过一半的与肿瘤相关的复视、视力障碍,都是早期发现病变的重要信号。如果能顺利通过眼部异常捕捉到背后的隐患,发现率可提升至少30%,大大增加痊愈希望。
日常怎么自检、保养眼睛少中招?
不管大病小病,眼睛自检和保护都有门道。医生也不断提醒,下面这几点对眼睛好,对健康预警同样管用:
留心日常变异:
眼部出现“长期看东西模糊”“突然看不见某块区域”,或是眼球外观明显变化、持续不消的红肿,别硬拖着不管。定期照镜子检查双眼,不放过细微变化,一旦发现不对,及时就医。
养成健康习惯:
少抽烟、戒酒、少熬夜,这些看似老生常谈,实际上能让身体的代谢通道、不良刺激减少很多。长期吸烟饮酒,会加速全身炎症和肿瘤风险,也易引发视力下降和干眼症。
规避干燥环境,减少用眼过度:
现代人盯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空调、干燥环境下干眼症高发。建议多眨眼、每40分钟休息眼睛、保持室内适度湿润,每天用温毛巾对眼部热敷10分钟可有效缓解疲劳和不适。
科学洗眼、保持清洁:
注意眼部卫生,经常洗手、避免用力揉眼。化妆品、隐形眼镜尽量减少使用时间,佩戴框架眼镜更健康。
定期体检、按时筛查:
40岁以后建议每年常规体检,有慢性病或肿瘤家族史的,尽早做肝胆胰等相关超声、CT或癌症标志物检测。不用等到出事才“亡羊补牢”。
眼睛是健康的晴雨表,可惜很多人总是觉得“小毛病”,结果拖成“大麻烦”。如果发现自己有视力快速下降、眼球突出、巩膜变黄、瞳孔变色、视野缺损,这些状况和普通老花、疲劳不一样,宁愿多做一次检查,少走一段弯路。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肿瘤眼部表现及其诊断要点》.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肝胆疾病与黄疸》.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4.《胰腺癌早期信号及预防建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
5.《【防癌科普】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球突起……这些症状要警惕!很多肿瘤能从眼睛变化中发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6.《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科学护眼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7.《儿童眼肿瘤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