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张涵英医生:一文读懂垂体瘤从症状到应对的全方案

提到垂体瘤,不少人会觉得它离自己很遥远,但作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它其实并不 “小众”。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是人体的 “内分泌中枢”,掌控着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一旦垂体上长出肿瘤,不仅会打乱激素平衡,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多样症状。今天就带大家全方位认识垂体瘤,尤其聚焦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信号。

一、先搞懂:垂体瘤是什么?

垂体瘤多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10%-15%,好发于 30-50 岁人群,男女发病率相近。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可分为 “功能性垂体瘤”(会异常分泌激素)和 “非功能性垂体瘤”(不分泌激素,主要靠压迫产生症状)两类。前者因激素紊乱症状更明显,后者早期易被忽视,往往肿瘤较大时才被发现。

二、关键信号:垂体瘤的典型症状

垂体瘤症状因人而异,核心可分为 “激素异常相关症状” 和 “肿瘤压迫相关症状”,两类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一)功能性垂体瘤:激素乱了,身体会 “报警”

不同类型的功能性垂体瘤,因分泌的激素不同,症状差异很大:

  1. 泌乳素瘤(最常见)

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非哺乳期泌乳(挤压乳房有乳汁溢出),部分人会伴随不孕;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欲下降、阳痿、乳房轻度发育,容易被误认为 “肾虚” 而延误就诊。

  1. 生长激素瘤

若在儿童期发病,会导致 “巨人症”(身高远超同龄人,甚至超过 2 米);成年后发病则引发 “肢端肥大症”—— 手脚变粗(鞋子、戒指越穿越大)、面容变宽(额头突出、下巴变长、鼻翼变厚),还可能伴随血压升高、血糖异常、关节疼痛。

  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

会导致 “库欣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肚子变大、四肢变细)、满月脸(脸部浮肿圆润)、水牛背(背部脂肪堆积),皮肤还会出现紫纹(多在腹部、大腿内侧),同时可能有高血压、骨质疏松、情绪暴躁等问题。

  1. 促甲状腺激素瘤(少见)

会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激素,引发 “甲亢” 症状,比如心慌、手抖、怕热、多汗、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容易与普通甲亢混淆。

(二)非功能性垂体瘤 + 大腺瘤:压迫出来的 “不适”

非功能性垂体瘤不分泌激素,早期几乎无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直径超过 1 厘米称为 “大腺瘤”),会压迫周围组织:

  1. 头痛: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为前额或双侧太阳穴胀痛,原因是肿瘤压迫鞍膈(垂体上方的薄膜),部分人会误以为是 “偏头痛”。
  2. 视力、视野问题:垂体瘤向上生长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糊,尤其看远处不清楚),还会出现 “视野缺损”—— 比如走路时看不到两侧的物体,容易撞到人或门框,严重时会发展为失明。
  3. 其他压迫症状:肿瘤压迫下丘脑(大脑调节内分泌的核心区域),可能导致多饮多尿(喝得多、尿得多,尤其夜间起夜频繁)、体温异常;压迫周围神经时,还可能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看东西有重影)。

三、如何确诊?常用检查方法

如果出现上述疑似症状,医生通常会通过两步确诊:

  1. 激素水平检测:抽血检查泌乳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甲状腺功能等,判断是否存在激素紊乱,帮助区分功能性垂体瘤类型。
  2. 影像学检查:首选垂体磁共振(MRI),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部分情况会结合 CT,查看是否有骨质破坏。
  3. 眼科检查:针对有视力、视野问题的患者,会做视力表检测和视野检查,评估视神经受压程度。

四、治疗方式:并非所有垂体瘤都要 “开刀”

垂体瘤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大小、症状轻重制定方案,主要有三种方式:

  1. 药物治疗:泌乳素瘤首选药物(如溴隐亭),多数患者服药后泌乳素水平能恢复正常,肿瘤会缩小,月经、泌乳等症状也会改善;部分生长激素瘤也可先用药控制激素水平。
  2. 手术治疗:大腺瘤、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能性垂体瘤,或已出现明显视力压迫的患者,多采用 “经鼻蝶窦手术”(从鼻腔进入,无需开颅,创伤小、恢复快),目的是切除肿瘤、缓解压迫、恢复激素平衡。
  3. 放射治疗:多用于手术后肿瘤残留、复发,或身体不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射线控制肿瘤生长,但起效较慢,可能会影响垂体功能,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五、重要提醒:这些误区要避开

  1. “良性肿瘤不用管”:非功能性垂体瘤虽良性,但会逐渐长大,等到出现失明、垂体功能衰竭时再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定期复查很关键。
  2. “有泌乳就是垂体瘤”:哺乳期泌乳是正常现象,但非哺乳期泌乳也可能是乳腺疾病、药物副作用导致,需结合激素和 MRI 检查判断,别自行归因。
  3. “手术后就万事大吉”:术后需定期复查激素和 MRI,监测是否复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补充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结尾

垂体瘤虽会影响内分泌和身体机能,但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预后大多良好。如果出现月经异常、莫名泌乳、视力下降、手脚变粗等疑似症状,别忽视也别恐慌,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就诊,就能尽早明确诊断,科学应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张涵英医生:一文读懂垂体瘤从症状到应对的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