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郁症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抑郁症是一类以自发且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其症状主要包括兴趣或愉悦感缺乏、容易疲劳、食欲与睡眠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知功能下降,同时自杀倾向会增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
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较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女性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 8.0%,男性为 5.7%,给患者及全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当前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主要存在多种假说,如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免疫炎症假说、神经发生假说等。
2、抑郁症研究有哪些热门的靶点?
(1)5 - 羟色胺受体:
血清素(5 - 羟色胺)系统对抑郁症病理生理意义重大,其中 5-HT1A 受体是与 Gi 蛋白偶联的抑制性受体,多在边缘系统表达,能助力减轻压力的负面效应 ;5-HT2A 受体则属于 Gq 蛋白偶联的兴奋性受体,主要分布在新皮质,可推动可塑性与环境敏感性的提升,强效 5-HT2A 受体激动剂裸盖菇素,就具备不错的抗抑郁功效 。
(2)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它是位于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调控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节情绪、注意力等,是抑郁症药物的重要作用标的 。我国科研团队已借助冷冻电镜技术,剖析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模式与抑制机制,为后续药物研制筑牢根基 。
(3)NMDA 受体:
NMDA 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亚型,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关键兴奋性递质,其代谢紊乱和抑郁症密切相关。氯胺酮作为 NMDA 受体拮抗剂,能阻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 NMDA 受体,触发谷氨酸急性释放,诱导神经可塑性,对难治性抑郁症有着快速且突出的治疗效果 。
(4)GABA 受体:
GABA 是中枢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长期应激易致使 GABA 能系统运作失常 。布瑞诺龙是源于孕酮的内源性神经类固醇,是 GABA 受体正向别构调节剂,能延长 GABAA 受体抑制电流,强化 GABA 能神经传递,在产后抑郁症治疗领域效果显著 。
(5)Kir4.1 钾通道:
Kir4.1 主要存在于脑部胶质细胞,可实现大脑钾离子平衡调节,间接管控神经元兴奋性 。2024 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研究发现,注射单剂量的 Kir4.1 小分子抑制剂 Lys05,能快速缓解小鼠抑郁样症状,药效与 S - 氯胺酮相当,证实 Kir4.1 是高效且安全的快速抗抑郁药物靶点 。
(6)食欲素受体:
食欲素系统和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关联紧密,涉及睡眠、压力反应以及奖赏体系等方面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能够调控 HPA 轴反应,在抑郁症动物模型中,具备明显抗抑郁功效,与神经生成无关 ,其中食欲素 2 受体拮抗剂 Seltorexant,对伴有失眠状况的抑郁症患者有良好疗效 。
3、抑郁症主要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有哪些?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 是抑郁症靶点检测中应用广泛的经典技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实现检测。其操作流程相对简便,成本较低,且具备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精准定量样本中如 5 - 羟色胺受体相关蛋白、GABA 受体亚型等可溶性蛋白靶点。在抑郁症研究中,可通过 ELISA 检测外周血、脑脊液中的靶点蛋白浓度变化,分析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但一次实验通常仅能检测单一靶点,通量较低。
(2)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流式细胞术以高速流动的细胞或颗粒为检测对象,通过荧光标记抗体识别靶点,可实现多参数同时分析。在抑郁症靶点检测中,尤其适用于免疫细胞表面相关靶点(如食欲素受体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及细胞内信号分子(如与 NMDA 受体相关的胞内通路蛋白)的检测。该技术能快速分析大量细胞样本,区分不同细胞亚群中靶点的表达差异,助力研究抑郁症状态下免疫细胞功能与靶点表达的关联,不过对样本中细胞活性要求较高,且对某些低表达靶点的检测灵敏度有限。
(3)多重微球检测技术(Luminex)
Luminex 技术结合了微球标记和流式检测原理,可在单一样本中同时检测多个靶点。其通过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偶联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多个靶点结合后,借助流式细胞仪读取信号并定量。在抑郁症研究中,能一次性检测外周血、脑脊液中多种靶点(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相关因子、Kir4.1 钾通道相关蛋白等)的表达水平,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减少样本用量。该技术兼具高灵敏度与高通量优势,。
(4)多重免疫检测技术(MSD)
MSD 技术基于电化学发光原理,以碳电极板为固相载体,通过特异性抗体捕获靶点,再结合电化学发光标记的二抗实现检测。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能检测到样本中极低浓度的靶点分子(如神经递质受体相关微量蛋白),且背景信号低,结果稳定性好。在抑郁症靶点检测中,可用于脑脊液、血浆中多种低丰度靶点的精准定量,尤其适合研究抑郁症患者体内靶点分子的细微变化,为疾病机制研究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5)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Cell Sequencing)
单细胞测序技术能解析单个细胞的转录组、蛋白组等遗传信息,可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抑郁症相关靶点的表达特征。在抑郁症研究中,可针对脑组织、外周免疫细胞等样本,检测不同细胞类型中 5 - 羟色胺受体、NMDA 受体等靶点的基因表达差异,揭示抑郁症状态下特定细胞亚群中靶点基因的表达变化及调控机制,助力发现新的疾病相关细胞亚群和靶点调控通路。
(6)抗体芯片(Antibody Array)
抗体芯片有“高通量wb”之称,将大量特异性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可同时检测样本中多种蛋白质靶点的表达。在抑郁症靶点检测中,能快速筛选外周血、组织匀浆中与抑郁症相关的多个靶点(如 HPA 轴相关蛋白、神经可塑性相关因子等),一次性获取大量靶点表达数据,高效分析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表达网络变化,为抑郁症机制研究提供全景式的蛋白表达信息。
4、抑郁症常见检测样本有哪些?
(一)外周血样本
包括全血、血浆和血清,是抑郁症研究中最易获取的样本类型。可通过上述多种检测技术分析其中可溶性靶点蛋白(如 5 - 羟色胺受体相关蛋白、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相关因子)、免疫细胞表面靶点(如食欲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反映抑郁症患者外周系统中靶点的变化,常用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疾病筛查及疗效监测。
(二)脑脊液(CSF)
脑脊液直接接触中枢神经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脑内靶点(如 GABA 受体、NMDA 受体、Kir4.1 钾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浓度变化,是研究抑郁症中枢机制的关键样本。通过 ELISA、Luminex、MSD 等技术检测脑脊液中靶点分子,可揭示抑郁症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靶点的异常,为深入理解疾病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核心数据。
(三)脑组织样本
主要来源于动物模型(如抑郁症小鼠、大鼠模型)的脑组织匀浆或脑组织切片,以及临床死后捐献的人类脑组织。可通过单细胞测序、抗体芯片、DSP(空间蛋白组学技术)等检测脑组织中不同区域(如海马区、前额叶皮层)靶点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分析抑郁症相关靶点在脑内特定区域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是研究抑郁症中枢靶点机制的核心样本。
(四)免疫细胞样本
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可通过流式细胞术、单细胞测序等技术检测免疫细胞(如 T 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及细胞内抑郁症相关靶点(如食欲素受体、与免疫炎症假说相关的靶点)的表达,探究抑郁症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联,样本获取相对便捷,且能动态监测疾病过程中免疫细胞靶点的变化。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