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攀升,我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2000-2016 年这 16 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足足增长了 20 倍。这让很多人做血液检查时,格外关注甲状腺相关指标,一旦看到异常就焦虑不已。但最近一项新综述却发现:抽血单里竟藏着一个 “长寿激素”,这个指标轻微异常,或许反而与长寿相关?但要注意,这和需要警惕的甲减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一、抽血单里的 “长寿指标”: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或与长寿相关
这篇发表在英国《自然评论内分泌学》杂志上的综述,分析了三项国际权威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长寿老人往往有个共同特质 —— 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偏高。
1. 研究一:60 年随访,80 岁老人 TSH 更高
1958 年启动的美国巴尔的摩长寿纵向研究,随访 60 多年后发现:80 多岁受试者的 TSH 平均水平,明显高于 70 多岁受试者,且两类人群的 TSH 水平随时间推移都保持稳定,没有大幅波动。
2. 研究二:百岁老人及后代,TSH 都偏高
2009 年发表在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的阿什肯纳兹犹太百岁老人研究显示:百岁老人的 TSH 水平,比年轻对照人群显著偏高;更特别的是,百岁老人的后代,TSH 水平也比同龄的 “非长寿后代” 更高,暗示这种特质可能有遗传倾向。
3. 研究三:荷兰九旬老人,父母长寿者 TSH 更高
2010 年针对荷兰莱顿长寿家族的研究,纳入了 421 个长寿家族中的 859 名九旬老人(平均年龄 92.9 岁)。结果发现:父母长寿的九旬老人,血清 TSH 浓度更高,而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更低,进一步印证了 TSH 偏高与长寿的关联。
关键提醒:别误解!TSH 偏高≠甲减,无需过度治疗
这些研究仅表明 “TSH 轻微偏高(未达到甲减诊断标准)且不影响器官功能” 时,可能是长寿的潜在指标之一。但这绝不意味着 “TSH 越高越好”,更不是说 “得甲减能长寿”—— 真正的甲减是需要规范治疗的疾病,与 “长寿指标” 完全是两回事。
二、甲减不是 “长寿好事”!这些痛苦症状和并发症要警惕
很多人看到 “TSH 偏高与长寿相关”,就误以为 “甲减是好事”,这其实是严重误解。甲减本质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机体无法正常利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1. 甲减的典型症状:全身都 “慢半拍”
得了甲减,身体会像 “没油的机器”,出现这些明显不适:
- 精力差:哪怕只做简单家务,也累得喘不过气,全天嗜睡,睡够 10 小时仍觉得没精神;
- 怕冷浮肿:手脚常年冰凉,冬天裹再多也暖不热;脸部、四肢出现浮肿,按压皮肤回弹慢;
- 代谢慢:食欲下降,却莫名发胖,体重半年内可能增加 5-10 公斤,且很难减重;
- 其他:头发干枯易断,一梳掉一把;皮肤粗糙干燥,像鱼鳞一样;经常便秘,三四天不排便;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我国每 100 人中,就有 4-14 人患甲减,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且绝大多数甲减患者需终身服药,无法根治,绝不是 “无关紧要的小毛病”。
2. 甲减的可怕并发症:最伤心脏,可能危及生命
甲减若长期不治疗,最容易损伤心脏,引发多种严重问题:
- 心包积液:甲减导致的全身性水肿会蔓延到心包(心脏外的保护膜),积液压迫心脏,导致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脸色苍白,四肢无力;
- 心脏功能异常:引发胸闷气短、心悸(感觉心脏乱跳),严重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出现下肢水肿、不能平躺等症状;
-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甲减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冠心病、心肌病的发病概率,很多人误以为甲减与这些疾病无关,最终延误治疗。
三、甲减怎么治?吃药和日常护理都有 “讲究”
目前甲减的治疗核心是 “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是左甲状腺素(如优甲乐),但用药和日常护理都不能随意,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1. 吃药:3 个关键原则,避免补成甲亢
- 遵医嘱用药,绝不自行调整:甲减是自身激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但过量会导致 “药物性甲亢”,出现心慌、多汗、体重骤降等症状。必须按医生制定的剂量吃,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一般每 3-6 个月一次),根据指标调整剂量;
- 固定时间吃:最好每天早餐前 30-60 分钟空腹吃,若早上没时间,也可在晚餐后 4 小时(空腹状态)吃,固定时间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 避开 “影响吸收的食物 / 药物”:服用优甲乐后,4 小时内别吃铁剂、钙剂、复合维生素、豆制品,这些会影响药物吸收,若需服用这些,要错开时间。
2. 日常护理:记住 “1 低 2 高” 饮食,季节调整药量
- 饮食 “1 低 2 高”:
- 低脂肪:甲减常伴随高脂血症,要少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坚果(每天不超过 10 克);
- 高优质蛋白:多吃瘦肉(鸡胸肉、牛肉)、鸡蛋(每天 1 个)、鱼肉(淡水鱼或低碘海鱼)、豆浆,补充蛋白质,帮助维持代谢;
- 高膳食纤维:多吃杂粮(燕麦、糙米)、韭菜、山药、火龙果,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甲减常见的便秘问题;
- 季节调整药量:冬天气温低,身体需要更多热量,甲减患者代谢慢,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左甲状腺素剂量,避免冬季病情加重(如水肿、乏力加剧),很多人忽略这一点,导致冬季症状反复。
医生结语
面对甲状腺相关指标,别陷入两个极端:既不用因 “TSH 轻微偏高”(未达甲减标准)而焦虑,也不能把 “甲减” 当成 “长寿信号” 而放任不管。甲状腺癌发病率攀升提醒我们要关注甲状腺健康,但科学区分 “指标异常” 的性质,才是关键。
如果确诊甲减,只要规范吃药、做好日常护理,就能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避免并发症,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你身边有甲减患者吗?他们是怎么管理病情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更多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