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差点把退休金全砸进‘神奇小蓝瓶’”——聊聊保健品圈那些真真假假
“闺女,你快看看这个群!营养师说这款进口酵素能治高血压、降血糖、还能让膝盖不疼,一瓶顶十瓶药!”
上周日,我妈举着手机冲进厨房,屏幕里“营养师”正在直播,语速飞快,弹幕一排“已下单”。我心里咯噔一下——得,又一个“养生陷阱”上线了。
01|“营养师”还是“销售冠军”?先别急着掏钱包
你可能也遇到过:
- • 微信群里天天发“限时秒杀”,配图是白发老人吃完保健品健步如飞;
- • 直播间里穿白大褂的人,一边讲“细胞修复”一边上链接;
- • 线下讲座送鸡蛋,听完课不买就被“关心”包围。

真相是:很多“营养师”证书花几百块就能买,培训三天就上岗。他们的KPI不是让你更健康,而是让你多买几盒。
就像我妈看中的那瓶酵素,配料表里第一位是“果糖”,后面跟着一堆看不懂的英文名——说白了就是糖水里撒了点维生素,成本几块钱,卖你三百八。
02|为什么爸妈总上当?不是笨,是怕
我爸偷偷告诉我:“你妈晚上腿抽筋,又怕给你添麻烦……”
一句话让我红了眼眶。
中老年人买保健品,一半是怕病,一半怕孤独。
那些“营养师”嘴甜啊:“阿姨,您气色真好,这个套餐专门为您这种体质研发的。”——情绪价值拉满,比亲闺女还贴心。
咱们能做的:
- • 每周给爸妈打3个电话,聊点废话都行;
- • 教他们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小程序查产品批号;
- • 把这篇转家庭群,用“省下一瓶酵素的钱,够咱吃三顿火锅”当标题,他们准点开。
03|三招拆穿“神药”话术,百试百灵
销售金句翻译一下正确操作“纯天然,绝无副作用”没通过国家临床试验,副作用没人统计看包装是否有“蓝帽子”标志,没有的别买“诺贝尔奖团队研发”蹭热度的噱头,真科研团队哪有空直播卖货?上“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搜批文,查不到=三无“吃完指标立刻正常”可能偷偷加了廉价西药,伤肝伤肾慢性病管理靠医生,保健品最多是辅助
04|真营养师的日常,根本不在直播间
我采访过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注册营养师,她说:“我每天最多的工作是劝病人别乱吃保健品。”
比如:
- • 肾不好的大爷,把蛋白粉当饭吃,结果肌酐飙升;
- • 糖尿病阿姨,信“无糖饼干”狂吃,血糖崩了。
靠谱的营养建议长这样:
“阿姨,您这情况先减盐,每天酱油别超过一啤酒瓶盖,瘦肉吃手掌大的一块就够了。”——具体到克数,能落地,而不是“调理五脏六腑”这种玄学。
05|把这篇转给爸妈,比说一百句“别上当”管用
❤️ 今日作业(抄作业格式):
- 1. 把家庭群名改成“打假小分队”,发这篇;
- 2. 帮爸妈手机装个“国家反诈中心”APP,顺手把保健品客服电话标记成“诈骗”;
- 3. 周末陪他们去菜市场,20块钱买把菠菜+豆腐,回家教他们做“低盐菠菜豆腐汤”,告诉他们:真正的养生,是好好吃饭。
最后想说:
咱们拦不住骗子更新话术,但能让爸妈知道—— 你比任何“营养师”都关心他们。
下次他们再被拉进群,也许会默默退出来,然后给你发一句:“闺女,今晚回来吃饭不?给你炖了山药排骨汤。”
这,比任何保健品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