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每天这样动一动,癌症康复快人一步!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一向被视为人类生存的四大源泉。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规律的运动已被证明是预防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适当的身体活动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走路的“学问”

在癌症患者的康复运动中,笔者首先推荐的就是走路。它运动量不大,且简便易行,又不受场合等条件限制。

绝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可选择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因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或其它组织器官功能退化。

而走路也有一定的“学问”,相比于散步,快走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一项更为理想的癌症康复运动。

(素材为AIGC或AI数字内容)

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以上的人,其癌症复发风险可降低30%-40%。同时,快走对癌症康复期患者及慢病人群来说,它零成本、低风险、高收益,是最理想的抗癌运动。

如何正确快走

在进行快走锻炼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核心要素:

装备选择

应选择具备良好支撑功能的专业运动鞋透气排湿的运动服装,户外行走时须做好防晒并建议佩戴运动帽与太阳镜。

姿势规范

姿势上要保持身体中轴挺直、视线平视远方,双肩放松、手臂自然摆动,腹部适度收紧,并确保着地时遵循“脚跟—足弓—前足”的连贯滚动过程,确保步伐不会过大。

强度控制

快走强度应该控制在呼吸加快、微出汗、可正常对话但不能唱歌的中等强度为标准,初学者建议从每日10-15分钟开始,逐步增至30-40分钟,并保持每周不少于5天的频率。

热身与放松

运动前一定要进行训练前5分钟的慢走及动态伸展热身,以及结束后需要通过5分钟渐进减速与静态拉伸促进恢复

运动提示

尽管快走是一项门槛低、适应性强的运动,但这四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运动安全:

化疗患者

若正处于白细胞计数偏低、免疫力较弱的时期,应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快走,以降低感染风险。

骨转移患者

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快走,避免因运动引发骨骼并发症。

术后患者

需要等待伤口完全愈合,得到医生许可后再开始运动。

贫血患者

由于血氧供应不足,可能容易疲劳,应缩短运动时间,避免强度过大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癌症患者还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治疗期间与治疗后的运动需求并不相同,不需要追求高强度,但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一步一步来,哪怕只是每天快走十分钟,也是一个宝贵的开始。

迈开脚步,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走向一种更主动、更积极的生活态度。走上的是通往健康的路,也是充满希望的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每天这样动一动,癌症康复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