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 5 亿超重肥胖人群中,“减重无效、反弹反复、合并症风险高” 曾是普遍困境。传统减重手段多局限于 “能量负平衡” 单一逻辑,难以突破代谢调节瓶颈。如今,一批涵盖双靶点激动、复方协同、国产原研等多元创新的减重药物密集登场,从机制革新到人群适配,从疗效突破到安全升级,彻底解锁了减肥领域的多重新可能。
1. 双靶双适应症突破:玛仕度肽注射液(信尔美 ®)
作为全球首个 GCG/GLP-1 双受体激动剂类双适应症药物,玛仕度肽的上市解锁了 “减重 + 降糖” 一体化治疗的新可能,尤其适配肥胖合并糖尿病人群。
研发企业
由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与礼来制药联合研发,整合双方在代谢领域的全球研发资源与本土临床经验。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2025 年 6 月获批成人肥胖 / 超重长期体重控制适应症,9 月 19 日再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增 “成人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覆盖双核心适应症的 GCG/GLP-1 双靶药物;III 期 GLORY-1 研究显示,6mg 剂量组治疗 48 周体重降幅达 21%,肝脏脂肪含量降低 80.2%,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下降 2.15%;上市 3 个月国内处方量已突破 10 万张,相关数据被纳入《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5 年版)》。
创新方向与特点
- 双受体协同机制:精准激活 GLP-1R(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与 GCGR(增强能量代谢、改善肝脂肪),实现 “控摄入 + 促消耗” 双重闭环,较单靶点药物减重效率提升 40% 以上,内脏脂肪减少率超 30%。
- 共病治疗新路径:64.3% 的患者达成 “体重降≥5%+ 糖化血红蛋白 < 7.0%” 的复合目标,无需多药联用,解决了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 “用药繁琐、疗效冲突” 的痛点。
- 本土人群适配:关键临床试验 100% 纳入中国患者,针对中国肥胖人群 “中心性肥胖” 特征,颈围减少 3cm、腰围减少 11cm 的数据显著优于欧美同类药物,更贴合本土代谢特征。
2. 国产双靶强效标杆:HRS9531
这款中国原研 GLP-1/GIP 双受体激动剂以突破性临床数据,解锁了国产创新药 “比肩国际、适配本土” 的新可能。
研发企业
由国内药企自主研发,核心研究成果于 2025 年 9 月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发布。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2 期临床试验显示,在中国超重 / 肥胖无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治疗 36 周,体重相对基线降幅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 21.1%,近 6 成(59.2%)患者减重超 20%,30.6% 的患者减重超 25%;3 期临床试验(HRS9531-301)已获积极顶线结果,各剂量组均达成优效性标准,安全性特征与同类药物一致。
创新方向与特点
- 双靶协同增效:通过协同激活 GLP-1 与 GIP 受体,强化食欲抑制与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减重应答率全面领先 ——93.9% 的患者减重超 5%,87.8% 的患者减重超 15%,远超安慰剂组的 16.7% 和 0%。
- 代谢综合获益:同步降低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为合并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肥胖患者提供 “减重 + 慢病预防” 一体化方案。
- 国产突破意义:打破进口药物在双靶点减重领域的垄断,临床试验聚焦中国人群特征,为本土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选择,推动减重药可及性升级。
3. 复方协同新标杆:CagriSema(卡格列肽 + 司美格鲁肽复方制剂)
作为双靶点复方注射制剂,CagriSema 以 “1+1>2” 的协同效应,解锁了 “强效减重 + 低副作用” 的新可能。
研发企业
由诺和诺德制药研发,整合 GLP-1 受体激动剂与胰淀素类似物技术储备。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III 期 REDEFINE 1/2 试验显示,未合并糖尿病的肥胖人群治疗 68 周平均减重 23%,91.9% 的患者减重超 5%,70.1% 的患者减重超 15%;肥胖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减重 16%,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 2.0%,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仅 0.2%;计划 2026 年初向 FDA 提交上市申请,预计 2027 年初上市。
创新方向与特点
- 双机制互补设计:司美格鲁肽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卡格列肽(长效胰淀素类似物)调控能量代谢、增强饱腹感,两者半衰期均为 7 天,实现 “每周一针” 同步起效,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 安全与疗效平衡: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为轻至中度,因副作用停药的比例低于 5%,解决了强效减重药 “副作用高发” 的行业痛点。
- 人群广泛适配:覆盖单纯肥胖、肥胖合并糖尿病等多元人群,后续将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长期研究,进一步拓展适用边界。
4. 强效双靶黄金标准:替尔泊肽(Zepbound®)
凭借 GLP-1/GIP 双靶协同的强效数据,替尔泊肽解锁了重度肥胖患者 “深度减重” 的新可能。
研发企业
由礼来制药研发,是 GLP-1/GIP 双靶点领域的核心标杆产品。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15mg 高剂量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 “肥胖合并 2 型糖尿病” 长期管理;SURMOUNT-5 头对头研究显示,治疗 52 周体重降幅达 19.2%,31.6% 的患者减重超 25%;真实世界数据证实,其对重度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减少率达 27%,显著优于同类单靶点药物。
创新方向与特点
- 双靶增效机制:GIP 受体激活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与 GLP-1 的控食作用形成互补,减重效率较单靶点药物提升 20%-30%,尤其适合 BMI≥35kg/m² 的重度肥胖患者。
- 肌肉保护突破:通过 GIP 受体调控减少减重过程中的肌肉流失,较司美格鲁肽单药肌肉保留率提升 18%,解决了 “减重伴乏力” 的临床痛点。
- 剂量梯度适配:推出 5mg、10mg、15mg 三档剂量,可根据体重基数与疗效需求精准调整,实现 “个体化剂量方案”。
5. 代谢协同跨界新星: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 ®)
作为 PCSK9 抑制剂类药物,托莱西单抗跨界减重领域,解锁了 “降脂 + 减重” 协同治疗的新可能。
研发企业
由信达生物制药集团自主研发,是我国首个自主原研的 PCSK9 抑制剂。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2025 年 6 月获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血脂异常;此前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目前唯一纳入医保的国产原研 PCSK9 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合并肥胖的高血脂患者用药 6 个月,可额外减重 3.5k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 55%。
创新方向与特点
- 代谢协同机制:通过抑制 PCSK9 蛋白改善脂质紊乱,打破 “脂肪堆积 - 代谢异常” 恶性循环,形成 “降脂 - 减重” 正向反馈,适配高血脂合并肥胖的特定人群。
- 长效便捷设计:半衰期达 26.1 天,支持每 2 周、4 周或 6 周一次注射,可根据患者血脂控制目标与减重需求调整给药间隔,提升依从性。
- 联合用药优势:与玛仕度肽联用无显著相互作用,免疫原性发生率 < 1%,适合合并多代谢异常的复杂患者长期治疗。
6. 在研潜力新贵:Amycretin
这款 GLP-1 / 胰淀素双受体激动剂以早期临床数据,解锁了 “单分子双靶 + 长效强效” 的未来可能。
研发企业
由诺和诺德制药研发,口服与皮下注射剂型均处于研发进程中。
最新进展(截至 2025 年 9 月)
1b/2a 期临床试验显示,20mg 剂量组治疗 36 周体重降幅达 22.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体重增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安全特性与肠促胰素类药物一致;计划开展进一步临床开发,探索更广人群的治疗潜力。
创新方向与特点
- 靶点组合创新:首个单分子 GLP-1 和胰淀素受体激动剂,通过双靶协同增强饱腹感信号传递与能量代谢调节,减重潜力媲美复方制剂。
- 长效给药适配: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即可维持药效,药代动力学稳定性高,为患者提供便捷治疗选择。
- 未来拓展空间:口服剂型研发同步推进,若成功上市将进一步降低用药门槛,适配注射抵触人群。
结语:创新药物解锁的六大减肥新可能
从玛仕度肽的 “共病一体化治疗”,到 HRS9531 的 “国产双靶突破”;从 CagriSema 的 “复方协同增效”,到替尔泊肽的 “重度肥胖深度减重”;从托莱西单抗的 “代谢跨界协同”,到 Amycretin 的 “未来剂型探索”,创新减重药物正从六个维度解锁减肥新可能:
- 机制上:从单靶点抑制到多靶点协同,激活代谢调节网络;
- 人群上:从通用治疗到精准适配,覆盖共病、重度肥胖、注射抵触等细分需求;
- 疗效上:从 “减重 5%-10%” 到 “减重超 20%”,突破传统疗效天花板;
- 安全上:从副作用高发到 “强效 + 低毒” 平衡,提升长期用药可行性;
- 供给上:从进口依赖到国产崛起,推动药物可及性与性价比升级;
- 未来上:从注射主导到口服探索,持续降低治疗门槛。
这些突破不仅让 “科学减肥不反弹” 从口号变为现实,更推动肥胖管理从 “单纯减重” 迈向 “代谢健康升级”。随着更多药物进入临床与上市,减肥将彻底告别 “一刀切” 的盲目尝试,进入 “一人一方案” 的精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