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血压朋友觉得 “血压高点没事,没不舒服就不用管”,可实际上血压一旦突破 “警戒线”,脑血管就像被过度充气的气球,随时可能 “爆”—— 也就是脑出血。这 3 条血压红线千万别碰,尤其是中老年人要记牢。
第一条警戒线:收缩压突破 160mmHg
收缩压就是咱们平时说的 “高压”,正常该控制在 140mmHg 以下。要是每次量血压,高压都超过 160,比如早上起床量到 165、170,哪怕没头晕头痛,也得警惕。这时候脑血管承受的压力已经翻倍,就像常年老化的水管,水压一高很容易出现裂缝,再累一点、激动一点,风险就会飙升。
第二条警戒线:血压波动超过 20mmHg
比持续高血压更危险的是 “血压过山车”。比如白天血压还 130,晚上突然升到 150;或者生气时一下冲到 170,平静后又降到 120。这种忽高忽低的波动,会反复 “拉扯” 脑血管,原本就脆弱的血管壁,很容易在波动中破裂,很多突发脑出血的人,之前都有过这样的血压波动。
第三条警戒线:低压持续超 100mmHg
低压(舒张压)常被忽视,其实它更能反映血管弹性。正常低压该在 90 以下,要是连续几天量,低压都超 100,比如 105、110,说明血管弹性已经变差,像硬邦邦的橡胶管,承受不住血压冲击。这种情况时间长了,脑血管里的小血管很容易堵塞或破裂,诱发脑出血。
其实控制血压没那么难,每天固定时间量一次,少吃咸的、别熬夜,情绪别太激动,把血压稳在安全范围里,比啥都重要。要是这 3 条警戒线中了一条,可别大意,早点调整生活习惯,才能远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