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医生提醒:上了年纪后,每周吃够这个量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饮食方面都会格外谨慎,尤其是对鸡蛋这种常见的食物更是充满了疑问。

有人担心胆固醇太高,每天吃一个是不是就会影响血管健康;也有人听说鸡蛋是优质蛋白,觉得越多越好,每天两个甚至三个都没问题。

其实,医生在门诊上经常提醒,真正适合老年人的量,并不是随便乱来,而是要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

近期不少专家提出,最理想的摄入量是每周大约5到7个,这个范围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能避免过量带来的潜在风险。

乍一听,有人可能觉得奇怪,难道每天一个就算错了吗?其实不是“错”,而是容易让人误解,认为可以无限制坚持下去,而忽略了整体饮食结构的平衡。

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是,鸡蛋里到底有哪些营养。

很多数据表明,一枚中等大小的鸡蛋大约含有6克到7克优质蛋白,此外还有维生素A、D、E、B族,以及铁、锌、硒等矿物质,更重要的是,蛋黄里含有丰富的胆碱和少量DHA,这些都是对神经系统和大脑有帮助的成分。

对老年人来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直接导致肌肉量下降,走路不稳,摔倒风险增加,还会影响免疫功能

殊不知,很多老年人平时饭量减少,肉类吃得也不多,蛋类就成了补充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换句话说,鸡蛋在餐桌上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但问题在于,它同时也含有胆固醇,一枚蛋黄大约200毫克,长期每天多个蛋黄摄入,就容易让一些血脂异常的人出现波动。

其次要说的是鸡蛋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早些年,很多营养指南都把鸡蛋视为“危险食物”,建议少吃甚至不吃,理由就是担心胆固醇太高。

然而近十几年的研究逐渐发现,饮食中的胆固醇对血液里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罪魁祸首,其实更多是高饱和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调查为例,适量摄入鸡蛋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没有明显联系,甚至在部分亚洲人群中,规律吃鸡蛋的人死亡率更低。

但这里的前提都是“适量”。如果每天都吃两三个蛋,尤其是蛋黄,那就超出了建议范围,很可能叠加上其他高脂饮食,最后变成问题。

医生才会强调,上了年纪后,每周控制在5到7个,既能确保营养,又能避免过量,这才是最合适的。

再者要考虑的是骨骼健康。很多老人都有骨质疏松的困扰,鸡蛋里的维生素D和钙吸收辅助因子,对骨骼有一定帮助。

特别是蛋黄里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利用,减少骨折风险。

可惜的是,如果老人不注意,总是过度节制饮食,连鸡蛋都不敢吃,那反而容易缺乏维生素D,加上日晒不足,骨骼问题只会更严重。

根据一项覆盖几千名老年人的营养调查,规律吃鸡蛋的人群,血液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很少吃的人群,而骨折发生率也更低。

鸡蛋对维持老年人骨骼健康还是有意义的,只不过依旧需要控制量,保持在每周5到7个。

与此同时,大脑健康也是鸡蛋的一个价值所在。很多人不知道,鸡蛋黄里的胆碱是合成乙酰胆碱的重要原料,而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近来不少研究发现,胆碱摄入不足和老年痴呆的风险有明显关系。

举个例子,一项对2500多人的追踪研究显示,胆碱摄入量高的人群,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比摄入不足的人低20%左右。

鸡蛋正好是胆碱的好来源,每周保持在5到7个,基本上能帮助大多数老年人达到每日所需的一大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完全戒掉鸡蛋,反而可能丧失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营养来源。

换句话说,鸡蛋对老年人来说,更像是一种脑部保健的天然食物,只要吃得合适,就能带来长期的益处。

当然,也有人会纠结鸡蛋的烹饪方式。实际上,不同的做法对营养保存有影响。煮和蒸是最推荐的,既能保留蛋白质活性,又不会额外增加脂肪。

煎蛋和炒蛋虽然香,但如果放了太多油,反而让脂肪和热量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油脂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以水煮蛋为主,每周5到7个,既安全又健康。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搭配,不要光靠鸡蛋补充蛋白质,还应该有鱼、豆制品、瘦肉等,这样营养才会均衡。毕竟单一食物再好,也无法提供身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很多人对鸡蛋的误区,来自于过度夸大某个营养成分。有人只盯着胆固醇,就完全排斥鸡蛋;有人只看蛋白质,就无限制增加数量。

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真正科学的态度是平衡,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下降,本来就需要更细致的饮食安排。

医生给出的5到7个的建议,背后其实是综合考虑了营养需求和潜在风险。

换句话说,这个量既不是最少的,也不是最多的,而是刚刚好的区间。

此外,饮食习惯也要结合个人情况。例如,如果已经有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或心血管疾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减少蛋黄摄入,甚至只吃蛋白。

这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听取个体化建议。相反,如果老人身体情况较好,没有明显的血脂问题,那完全可以放心在每周5到7个的范围内吃。

毕竟营养充足才是维持健康的前提。

鸡蛋对于老年人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食物,小小一枚却富含多种营养,既能补充蛋白质,维护骨骼,又能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提供支持。

问题从来不在于鸡蛋能不能吃,而在于吃多少、怎么吃。医生提醒的每周5到7个,正是一个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合理区间。

只要能掌握这个原则,再配合整体饮食的均衡和适量运动,很多老人完全可以放心地把鸡蛋当作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被所谓的“每天必须一个”或者“吃多才健康”这样的说法绑架,健康饮食永远讲究的是度。鸡蛋是好东西,但上了年纪后,学会适度才是真正的智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上了年纪吃鸡蛋要注意什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孙丽红.鸡蛋怎么吃更健康?[J].中医健康养生,2019,5(09):9-1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每天吃一个鸡蛋错了?医生提醒:上了年纪后,每周吃够这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