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人有没有血栓,散步就知道!医生:有血栓的人,通常散步有5表现

别小看每天的散步,这事儿不光能锻炼身体,说不定还能揪出“潜伏”在血管里的大敌——血栓!不少医生都说了,走路就是最接地气的“体检仪”,尤其是中老年人,腿脚一走,血栓藏不住。到底怎么回事?今天咱就来揭个底。

老张是我们小区的“散步王”,每天雷打不动地绕小区三圈,可最近他走着走着,总觉得小腿发沉、脚麻得像踩在棉花上,走不到五百米就得停下歇一歇。他还以为是老寒腿犯了,结果一查,下肢静脉血栓。医生说得明明白白:血栓不是只会堵心脏脑子,它还会堵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血栓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50万人。这可不是小数目!血栓这玩意儿,就像水管里被油脂堵住的地方,看不见,却会随时“炸锅”。关键是很多人有血栓,自己压根不知道,直到哪天出事了才追悔莫及。

那散步到底能看出啥端倪?头一条就是走着走着,腿疼得像抽筋一样,必须得停下来休息,这不是年纪大了,是血流不畅的信号。

第二种表现是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粗,甚至发红发热,这时候就得警惕是不是血栓在作怪了,热胀冷缩可不是血管的专利,血块堵着,血液回流不畅,腿就发胀发烫

第三种是脚底发凉,像是踩在冰砖上,即使天气挺热也不暖和。别以为是穿凉鞋穿多了,这种冷不是气温的问题,是血流的事儿。

血栓一堵,血液运不下去,再好的袜子都捂不热脚。第四种表现更隐蔽——走路走着突然觉得喘不上气,心慌、胸口闷得慌。别慌着去喝水,赶紧去医院,肺栓塞可能就在背后等你

还有第五种表现,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走起路来腿软乏力,好像踩在棉花地上,一点劲也使不上,这不是“年纪大了,肌肉松了”的锅,而是血流不畅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腿部肌肉“罢工”了。别再想着靠补钙来解决,得从血管里找原因。

我一个病人曾经跟我说,他原来以为腿麻是坐久了,结果散步也麻,站着也麻,连睡觉都被麻醒,后来一查,是血栓已经堵到大腿根了。血栓这玩意儿,不挑时间,不挑人,悄悄地就把你的血管“攻城略地”了。

在我们社区的健康筛查中发现,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三成存在潜在血栓风险,而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明显症状。这就像有人家厨房的油烟管道,外表看着干净,里面早已经油垢一尺厚了。血管也是,表面没毛病,其实早就“暗流涌动”。

血栓是怎么来的?说白了,血液在血管里待腻了,不想流动了,结果就堆成了块。常见的“帮凶”包括久坐、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还有个大家都忽略了的——长期口服避孕药。这些都会让血液变得稠得像糖浆,血管一堵,麻烦就来了。

所以说,散步不是光为了锻炼腿脚,更是一次次对血管的“巡检”。一走就疼、一走就喘、一走就麻、一走就胀、一走就软,这五个信号如果出现了,别再硬撑了,赶紧去做个血管彩超,查查有没有血栓这个“地雷”埋在身体里。

咱们常说“人老先老腿”,其实也可以说“人病先病血”。血栓就像是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它不响还好,一响就是大事。别等到中风了、心梗了、肺栓塞了再追悔莫及,不如现在就从每天那几千步中,读懂身体给你的提醒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

3. 《老年人下肢动脉疾病的早期筛查建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人有没有血栓,散步就知道!医生:有血栓的人,通常散步有5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