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汤医科普】家庭必备!预防烧烫伤全攻略

预防烧烫伤

烧烫伤是由高温物体、液体或蒸汽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烧烫伤绝大多数发生在家庭中,且儿童和老人是高风险人群。养成安全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一、家庭常见场景预防措施

1. 厨房安全(重中之重)

使用锅具:“手柄向内”:烹煮时确保锅柄朝向炉台内侧,避免意外碰撞打翻。

使用厚手套/防烫垫:端取热锅、打开烤箱或微波炉拿取食物时,必须使用防烫用具。

盖盖防溅:油炸或煮液体食物时,盖上锅盖以防止热油或热水溅出。

微波炉使用:避免使用密封容器:加热带壳食物(如鸡蛋、板栗)或密封容器前,务必先戳洞或开口,防止爆炸。

均匀加热:加热后食物可能受热不均,取出时注意蒸汽,搅拌后再食用。

其他注意事项

警惕蒸汽:揭开锅盖时,身体和脸要远离蒸汽出口。

妥善放置:热水壶、电饭煲等要放在桌子或灶台中央,远离边缘,电线也不要垂下来。

清理油污:保持灶台和周围环境清洁,避免油污积累引发火灾。

2. 浴室安全

调节水温顺序:开水龙头时,先开冷水,再开热水;关闭时先关热水,再关冷水。

安装恒温阀: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建议安装恒温阀(通常设定在38-40°C),能有效防止水温突然升高造成烫伤。

试水温:在给幼儿洗澡或自己使用前,务必用手肘内侧(该部位皮肤更敏感)测试水温,确保适宜。

“先冷水后热水”原则:不要让幼儿独自在浴室,也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自己打开热水龙头。

3. 客厅与卧室安全

安全放置热饮:不要将热茶、咖啡放在桌布边缘或孩子能够到的低矮茶几上。

使用带盖水杯:为孩子使用带吸管或盖子的水杯喝温水,避免使用敞口杯盛放热水。

管理电热器:远离窗帘、沙发等易燃物,周围设置护栏,告知孩子不要触摸。

妥善存放:火柴、打火机、点燃的香烟等要放在儿童绝对接触不到的地方。

检查电器:定期检查电热毯、暖宝宝等取暖设备的线路,避免老化、折叠使用造成低温烫伤或火灾。

4. 儿童专项预防(需要反复教育)

设立禁区:明确告诉孩子厨房炉灶、热水壶、插座是“危险区域”,不能靠近。

模拟教育:可以用一杯稍微热一点(但不烫伤)的水让孩子用手指快速触碰一下,建立“热”和“危险”的概念。

专人看护:绝对不要让幼儿独自留在厨房、浴室或有任何热源存在的房间。

餐桌安全:不要将热汤、热粥放在孩子面前,避免他们拉扯桌布打翻。

二、户外及其他场景预防

汽车:夏天车内温度极高,金属安全带扣、儿童安全座椅等会发烫,上车前先开门通风,检查座椅温度。

户外远离烧烤架、烟花、篝火等明火源,告诫孩子不要玩火。

公共场所注意警示标志,远离 “小心烫伤”、“高温蒸汽”等区域。

三、必备的应急处理措施(万一发生烫伤)

牢记 “冲、脱、泡、盖、送” 五字诀:

冲(Cool):立即用流动的冷水(不是冰水) 持续冲洗伤处15-30分钟。目的是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损伤和疼痛。

脱(Remove):在冷水中小心地剪开或脱去伤处的衣物。切勿强行撕脱,以免弄破水泡或撕下皮肤。

泡(Soak):如果疼痛剧烈,可在冲洗后继续用冷水浸泡15-30分钟。继续散热镇痛。

盖(Cover):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轻轻覆盖在伤处。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送(Send):除非常轻微的红肿(I度烫伤),否则都应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尤其是面部、手、脚、关节、生殖器等部位的烫伤,或面积较大的烫伤。

【重要禁忌】千万不要这样做!

不要用冰块直接敷: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加重组织损伤,甚至造成冻伤。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香油、面粉等任何偏方:这些物品不仅无法散热,还会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并严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不要刺破水泡:水泡皮是天然的保护层,能防止感染。

总结

预防烧烫伤,关键在于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管理好热源,并教育好家人(尤其是孩子)。将这份指南分享给您的家人和保姆,共同为家庭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心肺康复科

主管护师

王靖

康复专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擅长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及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汤医科普】家庭必备!预防烧烫伤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