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选择一些合适的运动健身方法来增强骨骼强度。
散步是不错的选择,它能缓慢而持续地刺激骨骼,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钙质沉积。太极拳以其柔和的动作和平衡练习,可增强肌肉力量,对骨骼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调节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游泳也是极佳的运动,水的浮力减轻了身体重量,避免了因重力对骨骼的过度压迫,能有效锻炼全身肌肉,尤其对脊柱和下肢骨骼有益。
在进行这些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缓慢,避免突然的剧烈动作和过度用力,防止骨折风险。每次运动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每周进行 3 - 5 次。此外,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坚持规律的运动,配合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指出,骨质疏松患者运动时要格外小心。
然而,一些骨质疏松患者却对运动敬而远之,害怕一不小心就会骨折。但实际上,预防和减轻骨质疏松的方法,恰恰就是锻炼。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比较脆弱,运动时要格外小心,能做的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力量练习。如举哑铃,有助于加强手臂和脊柱肌肉的力量,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耐力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等,有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增强背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让骨骼能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水中运动。游泳或在水里走路,对骨质疏松的人来说最为适合。平衡训练。如体操、太极拳等,是预防跌倒、防止髋部骨折的重要运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要避免弯腰和运动过度,以防脊柱和腰部受损。最该避免的运动是跳高、快跑等高强度运动。另外,不要向前弯腰、扭腰、仰卧起坐等,否则会增加脊柱的压力。
知道了骨质疏松患者如何正确运动,其他一些需要常弯腰、扭腰的运动,如打高尔夫球,也不要练习,以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