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养生:早中晚不同时段的养生时间安排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养生重点。早晨 5 点到 7 点,是大肠经当令之时,此时宜起床排便,保持肠道通畅,可进行适量晨练,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循环。中午 11 点到 13 点,为心经当令,宜适当午休,半小时左右即可,能让身心得到放松,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晚上 7 点到 9 点,是心包经当令,可安静地坐一会儿,或与家人交流,避免过度兴奋,有助于心神安宁。9 点到 11 点,是三焦经当令,此时宜洗漱准备睡觉,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身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恢复精气神,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 中医时辰养生 养生时间安排

   一天24小时,人体的气血运行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的锻炼休息方法也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中医认为,一天的身体锻炼可以分为早、中、晚来安排,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的一天养生时间安排。

  早晨养生宜“练”

  一夜安眠,早晨六七点起床后锻炼身体,可以快速振奋精神,有利于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最好在中等强度以内。中医认为,卯时(5-7 时)阳气升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最高,此时锻炼有利于“储能”和调动“内气”的运行,提高人体的防病能力。

  中午养生宜“休”

  中午不管多忙,都应该休息一会儿。古人的子午觉,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午时是11 时至13 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合阳”需要小寐,如果没有条件睡觉,可以“入静”,使身体平衡过渡。

  晚上养生宜“松”

  在晚上,人们应该轻松、愉快,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子时是23 时至第二天1 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睡眠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好。因此,人们最好在23 时之前入睡,而且睡觉前不宜剧烈运动。这是因为运动可振发阳气,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太过,有可能导致“阳不入阴”,表现为难以入睡。

  以上介绍的就是中医一天养生时间的安排,喜欢养生保健的朋友们不妨借鉴一下,按照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去锻炼身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中医养生:早中晚不同时段的养生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