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夏秋交替需提防,这 3 类疾病易发生

夏秋交替之际,天气变幻无常,此时我们需格外提防以下 3 类疾病的发生。

其一,胃肠道疾病。夏秋交替,气温波动大,食物易变质,细菌滋生迅速。不洁净的饮食或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肠胃炎、腹泻等症状,让我们的肠胃备受折磨。

其二,呼吸道疾病。早晚温差加大,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在此时高发,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其三,皮肤病。夏季高温潮湿,秋季又逐渐干燥,这种气候的交替容易导致皮肤问题。如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可能会趁虚而入,让皮肤瘙痒难耐,影响美观和心情。

在夏秋交替之时,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有效提防这 3 类疾病的发生,守护我们的健康。


夏秋交替预防什么疾病 初秋如何保健养生 初秋要预防什么疾病

  夏秋交际提防这3类疾病的发生

  初秋贪凉感冒上身

  初秋时节,每天气温日差都很大,所谓的“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子”,这种气温的变化,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专家建议:当发生感冒时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

  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要流通,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抵御呼吸道疾病

  现在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因为他们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气候季节温差的影响,更容易引起感冒、咳嗽。这个季节早晚比较凉,所以容易着凉,诱发气道、气管的毛病,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

  专家建议: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行,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夏秋季用凉水洗脸,循序渐进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慢性病发病。在饮食上,忌食油腻的东西,老年人要尽量戒烟,因为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当心胃病复发

  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消化内科的专家介绍说,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专家建议: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胆囊炎等病。

  要减少生、凉食物入口,多吃熟食和暖食,尤其是不要早上睡醒就吃水果和喝凉水,避免肠胃受到过度刺激。同时,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

夏秋交替预防什么疾病 初秋如何保健养生 初秋要预防什么疾病

  初秋保健做到“三防”

  1、防中暑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还将持续一个多月。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不宜空腹运动,因为空腹时易中暑;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到阴凉处休息。

  2、防腹泻

  盛夏酷暑,人们胃口较差,脾胃功能减弱。进入初秋后,饮食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腹泻,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日常饮食需注意卫生,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加重肠胃负担。

  少吃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淡水鱼生、刺身含较多寄生虫,不提倡吃,可适当吃些深海鱼生。小孩体质较弱,容易感染轮状病毒,一旦出现高烧、腹泻、脱水明显等症状,应及时送医。

  3、防过早进补

  民间习俗中有秋季进补贴膘的做法,但初秋进补为时尚早。因为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易引发上火、腹泻等病症,选在中秋后进补较佳。

  朱成全建议,初秋饮食以清淡、少辛增酸为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和鱼肉、鸡肉、鹅肉等优质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多食和胃健脾的膳食,如莲子、薏米、冬瓜、莲藕等;秋燥伤肺,中医认为“酸入肝养肝”,因此宜多吃酸梅、话梅、山楂、橘子、橙子等酸性食物,但是“辛辣伤肺阴”,因此应少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此外,可多吃百合、沙参、石斛、银耳、雪梨以及海带排骨汤、绿豆冬瓜汤等生津液的膳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夏秋交替需提防,这 3 类疾病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