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冬季感冒如何应对?中医教你提前预防之法。

冬季天气寒冷,感冒多发,中医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方法。

在饮食方面,宜多食温热性食物,如生姜、大葱、羊肉等,可驱散寒冷,增强体质。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之物,以防损伤脾胃。

日常起居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重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运动也不可或缺,可选择一些适合冬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出汗后受凉。

此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预防感冒,如按摩迎香穴可通鼻窍,按摩足三里能调理脾胃、增强正气。

总之,遵循中医的养生之道,从饮食、起居、运动和穴位按摩等方面入手,做好预防工作,能有效减少冬季感冒的发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健康。


  时下已经进入了严冬时节,气候逐渐寒冷,万物的生长出于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收藏,对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的人来而言,同样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冬季主收藏,对应人体则表现为人体阳气的收敛内存,阳气内收,则布散于体表的阳气相对不足,进而使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因此对于平素体质不佳的人群而言,就容易发生感冒

冬季感冒的原因 冬季感冒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王医师介绍,冬季的感冒根据不同的症状特点,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风寒型感冒可见怕冷、发热、鼻塞、流清涕,偶尔咳嗽,可以是干咳,也可以是咳少许稀白痰,舌头颜色淡白。而风热型则表现怕冷轻而发热较明显,口干、口苦、欲饮水,鼻塞、留黄涕,咳黄稠痰,咽痛,舌尖红,舌苔微黄,部分患者可出现黄厚苔。外感冬季的寒气以后出现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体质。对于平素怕冷、易腹泻,体质偏于阳虚的患者则易出现风寒感冒,对于体质较为壮实、性格急躁、怕热的阳热性体质患者则易出现风热感冒

  那么冬季得了感冒该如何处理呢?王医师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办法,首先要辨析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不可混用药物,中医讲究因人、因证型用药。对于风寒型的患者,首先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添加衣物,喝热稀粥,中医认为在体表的寒邪可随汗出而解,因此添加衣物,喝热粥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发汗,需强调的是汗出,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可令大汗淋漓,大汗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有加重疾病的可能,药物方面可选择葛根30克,苏叶10克,煎汤内服,或选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

冬季感冒的原因 冬季感冒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对于风热型的患者,首先在饮食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不宜过饥、过饱,确保正常的排便。同时也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银翘散,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可选用桑菊感冒颗粒等。

  那么冬季的感冒该如何预防呢?

  冬季易患感冒,归根结底是人体正气的不足,尤其是阳气的亏虚。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冬季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培养人体的正气。

  王医师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饮食上,由于冬季人体阳气相对亏虚,因此进食上宜温补,不宜苦寒。诸如羊肉、牛肉等都是适宜的选择,以羊肉或牛肉配合当归、生姜煲汤较为合适。部分患者对于进食牛羊肉担心出现“上火”,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可于汤锅中加入山药15克即可缓和牛羊肉的温燥之性,达到温补的同时又不至于温补太过出现“上火”。

冬季感冒的原因 冬季感冒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第二,在日常的护理上,中医认为睡眠可以养精,精足则人体正气充盛,自然不易受外邪的侵犯。在冬季,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群应该做到“早睡晚起”,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养精,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御冬季的外邪。

  第三,运动上,冬季适宜慢跑、体操等运动,以早晨9点-10点最为适宜,同样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可大汗淋漓。运动不宜晚上进行,冬季的夜晚,寒湿之气较重,运动时汗孔开泄,反而容易感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冬季感冒如何应对?中医教你提前预防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