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告诫:宁可出门散步,也别在家做这4事

抑郁症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如心血管问题、免疫力下降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抑郁症会引发自杀等极端行为。

医生们普遍认为,抑郁症的产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生活方式和情绪管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治疗抑郁症时,药物与心理治疗是常见之法,然而,除了这些传统疗愈方式,日常生活里养成的健康习惯,亦有助于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理状况,辅助对抗抑郁。

然而,医生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不仅无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为了帮助更多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医生特别强调,宁可出门散步,也不要在家做四件事。

暴饮暴食,成了众多抑郁症患者惯常的应对之策,当情绪陷入低落的泥沼,人们往往会借助大量进食,在大快朵颐间,暂且寻得情感上的一丝慰藉。

吃东西的瞬间,尤其是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被称为“快乐激素”,能够短暂改善人的情绪,带来一时的快感。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种即时的满足感看似是对情绪低落的有效应对,然而长期的暴饮暴食,实际上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极大。

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引发肥胖,而肥胖本身就会加重抑郁症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肥胖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抑郁症会导致体重增加,而体重增加又会加重抑郁症的症状。

肥胖会显著提升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症的风险,这些疾病犹如隐匿的健康杀手,会对身体整体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威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暴饮暴食还会影响消化系统,长期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问题,消化不良或胃肠不适会让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得更加烦躁和焦虑,进一步加重病情。

很多人因为饮食过量而产生负罪感,反而会加剧情绪的低落,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进一步依赖食物来缓解负面情绪,这种反复无常的情绪波动容易加深抑郁症的症状。

因此,医生建议抑郁症患者要学会控制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选择富含营养且低糖低脂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待在家里,尤其是抑郁症患者,他们更容易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接触。

封闭在房间内,长时间缺乏与他人交流和阳光照射,不仅会让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得更加压抑,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封闭环境中,空气流通不畅,长期处于低气压环境中,容易导致缺氧,进而影响脑部供血和供氧,影响大脑功能,产生更加消极的情绪。

长时间待在封闭房间,还容易导致缺乏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于情绪调节和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阳光的照射,容易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会加重抑郁症的症状,甚至引发季节性抑郁症。

封闭房间还会让抑郁症患者与外界隔离,缺少社交和互动,人际关系的疏远会让患者感到孤独,增加焦虑和抑郁感。

事实上,良好的社交支持和与他人的互动对于缓解抑郁症非常重要,抑郁症患者应鼓励自己走出房间,适当参加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联系,减少孤独感。

医生建议,抑郁症患者应当逐渐增加与外界的接触,尤其是参与户外活动,简单的散步、散步公园、参加一些兴趣小组等,能够有效缓解情绪,增强自信心。

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阳光的照射、空气的流通等,能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情绪低落时,可能会自行购买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或者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获取一些非处方药物的信息。

在缺乏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贸然用药,极有可能引发副作用,如此不当之举,非但难以缓解病情,甚至会使病症进一步恶化,让健康状况雪上加霜。

不同类型的抑郁症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诊断和治疗,随意服药很可能导致药物效果不佳,甚至引发药物副作用。

乱用药物还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一些非处方药物或者“偏方”,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得病情更加复杂。

药物依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患者可能会在自我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药物依赖,无法停止用药,进而出现药物滥用和成瘾的现象。

长期依赖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导致药物效果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过度使用药物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给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

故而,抑郁症患者需始终谨遵医嘱,科学合理用药,切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更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现代社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长时间使用手机,尤其是沉迷于社交媒体,往往会加重他们的负面情绪

这种过度虚拟化的社交方式可能让抑郁症患者感到孤立、寂寞,增加焦虑感。

长期低质量的社交互动,甚至可能导致负面的自我认知,患者可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或不被关心,从而陷入更深的情绪低谷。

研究表明,手机屏幕蓝光的强烈辐射对大脑的生物钟有干扰作用,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不良又是抑郁症的一个诱因,长期睡眠不足,抑郁症症状会加重。

医生建议,抑郁症患者应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特别是在临睡前,避免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娱乐内容。

可以通过设定每天固定的手机使用时间,合理分配娱乐和休息的时间,尽量让自己摆脱手机的束缚,多参与实际的社交活动和户外运动,增加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提升情绪和心理健康。

抑郁症患者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一些不良习惯的侵扰,这些习惯虽然看似能够暂时缓解情绪,但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加重病情。

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作息和积极的心态,都是抑郁症患者战胜抑郁的重要武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抑郁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骆萌,丁明峰,李改云,等.我国空巢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剂量-反应关系[J].护理研究,202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告诫:宁可出门散步,也别在家做这4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