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1日讯(通讯员 彭珊红 易近冬) 国庆期间,湘雅常德医院急诊科接诊了10多名被胡蜂蜇伤的患者。多名游客在户外登山时不同程度上被蜇伤,其中2人伤势较严重,1人出现过敏性休克,1人存在横纹肌溶解,经急诊科紧急救治后,目前已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据参与现场救援的童宗超副主任医师、张亚丹主治医师及姜籽宇、彭婷护师回忆,到达现场后发现10几名伤者均被胡蜂蜇伤,身上可见多处红肿伤口,伴有剧烈疼痛。其中一名伤势最重者已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急诊团队立即启动群体蜂蜇伤应急预案,为休克者紧急使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开通静脉通道,进行抗过敏、补液抗休克治疗,对其他伤者进行伤口处理、解毒、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由于处置及时得当,所有伤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消防及专业捕蜂人员对胡蜂进行紧急抓捕。
胡蜂,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马蜂”,毒性强,且毒液中含有组胺、蜂毒肽等物质,可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一旦被蜇伤,轻则局部红肿、疼痛难忍,重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不及时将危及生命。
秋季是胡蜂活动频繁的季节,它们忙于觅食和储备过冬,对外界的惊扰尤为敏感,攻击性增强。山间植被茂密,是胡蜂理想的筑巢地,游客在登山过程中,无意间靠近或触碰到蜂巢,极易遭到群起攻击。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保障市民游玩安全,急诊科专家提醒:遇蜂蛰伤,牢记四步走。
1.预防为先,远离蜂巢:登山时尽量走常规游览路径,避免深入草丛灌木。穿着长袖衣裤,避免鲜艳衣物和浓烈香水。如发现蜂巢,务必绕行,切勿惊扰、挑逗或自行摘除。
2.遇袭冷静,正确应对:若遭遇蜂群,切勿奔跑或扑打,应保持静止或用衣物遮盖头颈等暴露部位,待其自行飞离。缓慢蹲下或反向离开。
3.紧急处理,科学自救:仔细检查有无毒刺残留于皮肤(蜜蜂会留,胡蜂通常不留),如有,可用卡片等硬物顺刮或镊子小心夹出,避免挤压毒囊。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局部用冰袋冷敷肿胀处,可减轻疼痛和水肿。
4.及时就医,勿自行处理:如出现全身瘙痒、红疹、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全身性症状,这可能是致命性过敏反应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