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民政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披露,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支持试点地区组织实施补贴项目。
老年人能力评估方面有序开展
目前,官方平台“民政通”已归集试点地区现有失能老年人的能力评估等级数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即申即享”相关电子消费券。
试点地区同时组建了老年人能力评估队伍,有序开展能力评估工作,保障有意愿的失能老年人能够及时申请评估,尽快获得消费补贴。
试点地区已有8600余个养老服务机构申请参与补贴项目
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试点地区已有8600余个养老服务机构签订了诚信承诺书,申请参与补贴项目,民政部门制定了专项管理措施,启动线上线下不定期抽查检查,严防虚假服务、以次充好等行为,确保服务“物有所值”,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
试点地区已经领取36.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
在消费券领取使用方面,本次补贴共设有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养老服务4类消费券,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申领使用,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以通过养老服务消费券在一定额度范围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
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代办人已经领取36.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使用消费券24.32万次,核销金额达1.82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服务经济负担,助力了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失能老人中央财政补贴怎么领?
2025年7月24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将为中度以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来支持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政策何时落地?补贴怎么领?
聚焦刚需 补贴对象为中度以上失能老人
《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明确,这项补贴政策聚焦刚需,补贴对象为中度以上失能的老年人。
首先,要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通过“民政通”老年人能力评估模块在线上统一开展评估,评估结果等信息将归集形成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数据库。
其次,要明确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相关资质要求。同时,加强对被评估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禁止评估机构私自泄露评估结果。
江西省新余市已全面启动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这是85岁的贺莺武老人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配合评估师进行交流与肢体活动测试。
为了保障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精准发放,科学评估是确保补贴公平落地的关键环节。
江西省新余市民政局副局长廖海华介绍:“我们将强化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动态监管,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定期不打招呼地实地检查评估过程是否规范到位。同时,对所有评估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特别是对异常结果会进行重点复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此外,我们还要引入服务对象的评价机制,老人家属可以(对)评估质量进行反馈。一旦发现评估机构存在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果出现严重偏差情况,将立即终止合作,并严肃追究责任。”廖海华说。
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
根据《通知》要求,中度以上失能老人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补贴资金通过“民政通”(含小程序、App)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自然月发放,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以在消费券额度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
《通知》明确,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区别不同的项目,可以通过养老服务消费券抵扣30%~60%的费用,初期抵扣比例暂定为40%,后续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酌情优化调整。另外,这次的养老消费补贴通过“民政通”小程序或者App发放,需要老人通过在小程序上进行申请注册并审核通过。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表示:“审核通过之后,符合条件的会在五个工作日内把消费券自动发放到老年人的个人账户,老年人就可以根据周边养老服务机构的情况以及他(她)的服务需求选择使用。”
消费券是当月申请,当月使用,下月自动失效。
如果老年人自身因为身体状况,不会操作手机或者不方便申请,老年人的子女、近亲属、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根据老年人需求可以为老年人进行代办申请。
政策何时落地?补贴何时能发到老人手中?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尚属首次,此次项目资金规模大、覆盖人数多、牵涉面广,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指导试点地区加紧加快政策落地。
《通知》要求,该项目于今年7月起,在浙江、山东、重庆以及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滁州市、江西省新余市、四川省成都市等试点地区先行开展,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于2025年年底前在其他省份推开。
《通知》明确,参与此次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具有收住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各地民政部门要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不得以所有制、注册地、规模、资金能力等为由限制养老服务机构参与,不得以参加项目为由要求养老机构采购新的支付设备。
目前,民政部正在加快推进“民政通”以及相关线上系统的迭代完善,方便老年人线上申请,同时部署组织好老年人能力评估,为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短时间集中评估需求做好准备。
如何保证资金发放透明 真正用到老人身上?
那么怎样能够保证惠民资金真正用到老年人身上?发放过程如何做到透明安全呢?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说:“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确保能够达到实现(项目资金透明安全)这样一个目的。”
全过程留痕监管,强化过程管理,从消费券的申请、发放、使用、审核、核销全过程都要求线上留痕,把有关的要求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主体责任,坚决纠正套补、骗补以及先涨价后核销补贴的这种方式,一旦查实发现,要逐出这次活动参与的范围。
强化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定位、服务时长的限制等,确保老年人真正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上门服务,或者是机构照料服务。
来源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