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将代表上海队出战全运会”这条消息登上热搜,说明今年乒坛万众瞩目的男单大战即将打响。对很多人来说,全运会在某种程度上比世乒赛更具关注度、更激烈也更具话题性。但也有网友担心,近期在德国联赛的波动会不会让樊振东状态低迷、难有作为。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他在德甲状态不稳,很多时候并非技战术能力的问题,而是环境因素导致的。樊振东独自身处德国,日常生活、训练和比赛节奏与国内的体系差距很大,缺少国乒和上海队的一流保障体系,心理与状态容易受到影响,因而表现起伏在情理之中。体育专栏作者杨华对这一点有过深入分析:当伟大的国乒球员离开国内顶级的医疗、训练和后勤保障,竞争力就会出现下滑,樊振东也不例外。
相反,他在乒超联赛之所以横扫赛场,正是因为上海队在背后提供了充足的“爱与养护”——顶尖的陪打、教练和团队。离开国乒的他,能在本地队里得到最好的训练环境和对手配合,这让他在国内赛场保持强势。因此,大家完全没必要担心全运会时樊振东的发挥。上海市体育局对全运会备战的投入,显然要比日常的乒超更为充分,保障力度也会更高。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方面肯定会全力保护樊振东。国乒里明星很多,不可能把全部资源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在地方队层面可以做到。经过一个月的特训,小胖应该能摆脱低谷,打出最佳状态。再有一个有利因素,王楚钦、林诗栋等国乒主力今年忙于征战WTT,和亚锦赛等赛事,休整时间相对不足;相比之下,小胖的备战压力就小一些。”
这位人士之所以选择匿名,是因为担心极端粉丝的攻击。的确,国内乒乓球舆论环境在信息高度放大的背景下并不总是健康,球迷往往以人身攻击代替就事讨论,真正公正、深刻的乒乓评论越来越少。作者也在努力以理性立场,尝试在两边的炮火中给出相对中肯的观点。
从心理层面看,樊振东作为大满贯得主,确有一个天然的心理优势:不需要靠每一场比赛来证明自己。他的职业生涯已经足够传奇,因此提出了“快乐乒乓”的理念。相对而言,王楚钦、林诗栋等国乒主力就没有那么轻松,尤其是在巴黎奥运会前遭遇舆论压力、曾一度迷失自我时。世乒赛夺冠带来自我救赎,但若全运会若出现波折,舆论的风暴仍然可能卷来。
综合经验、心态与打法的全面考量,依然支持樊振东在全运会上具备夺金的强势可能。不过也要看到现实中的风险:自巴黎奥运会以来,他就没有在国际大赛上继续征战,当前的乒超和德甲对抗强度,显然不能与奥运会、世乒赛同日而语。全运会的竞争强度也并不逊色于奥运会或世乒赛,且规则、赛制和气氛可能需要他重新适应,稳定性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
总的来说,樊振东仍是全运会金牌的热门人选,但要真正实现“无懈可击”的表现,除了个人状态外,适应国内高强度赛事、调整好心理与体能节奏,同样关键。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回到国内高水平对抗的环境中,尽快找回节奏、维持稳定,才能在全运会这个巨大舞台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