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比癌症更可怕!无声杀手25年夺走3900万命,70岁以上死亡率飙70%

一场看不见的健康危机正在全球蔓延。

2024年9月,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抗菌素耐药性将直接导致全球3900万人死亡。

这个数字比很多人熟知的癌症还要可怕,而更令人揪心的是,7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将上升约70%。

目前全球在研的抗菌药物仅有90种,其中只有15种具备真正创新性,能够对抗世卫组织列出的关键耐药菌的药物更是屈指可数。

这意味着我们正在一场与"超级细菌"的军备竞赛中逐渐落后。

为什么缺少抗菌药物

从1990年起,全球每年因抗菌素耐药性死亡的人数已经从约100万人,到2050年可能激增到近200万人。

2024 年 9 月,《柳叶刀》的研究更是堪称当头一棒, 预测 2025 到 2050 年,抗菌耐药性(AMR)会直接夺走 3900 万人的命。

70 岁以上老人的死亡风险还要飙升 70%,这威胁比癌症还猛。

那么,按理来说,全球面对威胁,应该会掀起研究的浪潮,拼了命的研究药物——就算不为了济世救人,也会为了抢占市场去做。

可揪心的是,全球在研的 90 种抗菌药里,真正有创新性的才 15 种,关键耐药菌的 “特效药” 几乎断供。

而且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抗菌药物临床研发管道中的药物数量实际上在减少,而不是增加。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抗菌药物这么少也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药企赚的少。

要知道,超级细菌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普通细菌不同,它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那些对多种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的细菌。

这就意味着,超级细菌虽然感染者不少,但不是研发出针对其中一个细菌的抗菌药就能高枕无忧的,很多时候,花10亿好不容易造出了药,受众却少的可怜。

再加上,需要用抗菌药物的时候,往往是其他手段都灭不完超级细菌的时候,也就是起到一个“最终大招”的作用,那继续这一药物的病人就更少了。

这样一来,风险大的难以想象,可能最后还会竹篮打水,自然就没有多少企业想没苦硬吃

2016-2019 年,赛诺菲阿斯利康这些巨头就全退出了抗生素研发 ,毕竟做抗生素的利润还不到抗癌药的零头。股东要赚钱。

可这样一来,全球 90% 的抗菌药研发又都成了小公司在做,那抗风险能力就低了,更是坚持不下去。

当初国内一家叫盟科的药企,花了好几年研发出对抗耐药菌的 “康替唑胺”,结果上市4 年了还在亏,这就是前车之鉴。

不过,好在不是所有药企都望而却步,再鼎医药公司就引入了新型抗菌药物Xacduro。

希望

2025年1月15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新型抗菌药物Xacduro全国首张处方在上海开出。

这是首个专门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而开发的新型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别看鲍曼不动杆菌名字不起眼,世界卫生组织今年5月更新了《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中,就有鲍曼不动杆菌这类革兰氏阴性菌的一名字。

它们主要在医院传播,引发肺炎、血液感染等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达42.6%。

上海闸新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院长王椿在开出这张处方时说,这款药物的上市,标志着抗感染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给那些感染超级细菌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但值得正视的是,我们与超级细菌仍落了下风,毕竟要对抗超级细菌也不能只靠一款药。

可姑且不论在研的药物是否够用,要知道在目前研发中的90种抗菌药物里,40种属于噬菌体和抗体等非传统方法。

而这些非传统方法,就像 实验室里的细菌,或者车企研发的概念车,看着厉害,离上路还远,等到真正用到临床不知道还有多少年。

更不要说,细菌进化比想象中快,新抗菌药上市 2-3 年就可能出现耐药性,等于刚回本就 “过期” 了。

比如之前对付鲍曼不动杆菌的老抗生素,刚用的时候效果特好,现在耐药率飙到 74%,基本没用了。这就像你刚研发出一款新锁,结果小偷 3 天就配出钥匙,锁白造了。

当务之急,还是根据病根找应对措施。

滥用背后是 “短视病”

要说这事儿的病根,就是抗生素被用 “滥” 了。

在看病的时候,为了图治的快,不少病人就觉得 “抗生素是万能药”,要么感冒发烧就要求开,要么吃几天见效就擅自停药,剂量和疗程都不对 。

而抗生素这东西,就是不能多用,而且要用的话就要一次性把细菌灭干净,要是来回用的话,这不是明着培养细菌的耐药性吗?

本来用一次抗生素就能解决的问题,等培养出超级细菌来了,抗生素对这病就没用了。

本来世卫组织 2024 年更新的 “重点病原体目录” 明摆着列了 15 种耐药菌,美国 CDC更预警 AMR 每年可能杀 1000 万人。

可是总有人这么干,根子在 “短期利益优先” 的老毛病。

公众要 “快速治病”,管不了以后药没用;药企要 “多赚钱”,抗生素利润薄就跑路;

要是有人谈起超级细菌的危害,更是由于没戳中公众的痛处,几乎没人搭理。

最后就是患者催医生开猛药,医生怕担责就过度用药,最后耐药菌反过来害所有人。那么现在是啥情况,最后又该咋办?

新技术能带来转机吗

眼下的情况是危机没停,希望也来了。

就比如,如今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靠着机器学习算法,它能够快速筛选庞大的化合物库。

为此,研究人员正在使用AI工具设计下一代抗生素。

与此同时,2025年8月,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噬菌体重点专项联合启动,噬菌体这种新技术也正在往前赶。

可坏消息也明摆着:耐药率还在一个劲儿往上蹿。

咱们国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都飙到 70% 到 80% 了,美国那边更夸张,35% 的医院里,尿路感染全是多重耐药菌搞出来的。

所以啊,还得接着砸钱搞研究,想打破这局面,得大伙儿一起使劲儿。

信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比癌症更可怕!无声杀手25年夺走3900万命,70岁以上死亡率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