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临床医生必备的急救与鉴别诊断手册

当全民举杯时,急诊科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急性酒精中毒,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急诊病症,背后却暗藏着诸多易被忽视的“致命陷阱”。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如何在这场“生死竞速”中保持清醒,精准施治。

病例速递

国庆第四天的深夜,急诊大厅传来一阵嘈杂。“医生!快看看他,喝多了叫不醒了!”一名年轻男性被亲友慌慌张张地送来。家属描述,患者晚间聚餐时喝了约一斤白酒,后逐渐意识不清,呕吐数次。

初步一看,典型的“醉酒状态”:鼾声呼吸、浑身酒气、意识昏迷。但接诊的刘医生心中警铃大作:真的只是“喝多了”那么简单吗?

快速查体:血压90/60 mmHg,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2%。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但对光反射迟钝。床边快速血糖:3.1 mmol/l!

一桶冷水叫不醒的,不只是醉汉,还可能是低血糖昏迷、颅内出血、或是严重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这则病例,拉开了我们今夜讨论的序幕。

诊断中必须炼就的“火眼金睛”

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绝不能仅凭“酒气”就下定论。其诊断核心在于排除性诊断,即识别出那些伪装成“醉酒”的致命急症。

1.严重程度评估:从经验到量化

超越“嗜睡、昏睡、昏迷”的模糊描述,建议使用改良警觉/清醒程度评估法(AAOx4) 并结合以下指标,能更客观地评估风险:

·生命体征: 重点关注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警惕呼吸抑制。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对昏迷患者进行量化评估,<8分提示病情危重,需考虑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容量状态: 皮肤弹性、血压、心率,评估脱水程度。

2.关键鉴别诊断:五大“模仿者”

表1 醉酒的鉴别诊断

核心提示: 对于任何意识障碍的“醉酒者”,快速血糖、心电图、头颅CT是避免误诊的“三驾马车”。

酒杯引发的“多米诺骨牌”,四大危重并发症

急性酒精中毒本身致死率不高,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是真正的“夺命杀手”。

1. 急性胰腺炎——腹中的“不定时炸弹”

大量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胰腺腺泡,是假日期间急性胰腺炎的首要诱因。

·警惕信号: 醉酒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行动指南: 立即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结合腹部CT,早期诊断,及时禁食、补液,阻止病情向重症发展。

2. 剧烈呕吐与消化道出血——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综合征)

酒后剧烈呕吐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食管连接处的黏膜纵行撕裂。

·典型表现:先呕吐胃内容物,后呕吐新鲜血液或血块。

·处理: 多数可自愈,但出血量大时需急诊内镜下止血。

3. 双硫仑样反应——国庆用药的“头号禁忌”

国庆期间,因感染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不在少数。一旦饮酒,可发生严重反应。

·致病机理: 药物抑制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蓄积中毒。

·临床表现: 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死亡。

不只是头孢: 甲硝唑、呋喃唑酮、部分降糖药等均可引起。必须详细询问近期用药史!

4. 横纹肌溶解与急性肾损伤——昏睡中的“沉默杀手”

患者昏睡时,肢体长时间被自身体重压迫,导致肌肉缺血、溶解。

·识别要点: 患者清醒后诉局部肌肉(如肢体)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尿呈酱油色。

·诊断关键: 急查肌酸激酶(CK)、肌酐,尿常规见肌红蛋白。

治疗进阶,从“常规支持”到“精准干预”

1.纳洛酮:用还是不用?

指征: 主要用于深度昏迷(GCS≤8分)伴呼吸抑制的患者。

用法: 0.4~0.8 mg静脉推注,可重复给药,直至意识好转。需注意,其半衰期短于酒精,可能需持续静滴或反复用药以防再次昏迷。

2.液体管理:平衡的艺术

酒精是利尿剂,患者常处于脱水状态,需积极补液。

但需警惕: 对于有潜在心功能不全或老年患者,大量补液需评估心肺功能,防止急性心衰和脑水肿。

3.维生素B1(硫胺素):必须早期、足量给予

目的: 预防因葡萄糖输注而诱发或加重的Wernicke脑病(典型三联征: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异常)。

推荐: 在输注葡萄糖之前或同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维生素B1。

4. 血液净化:何时上场?

指征: 血乙醇浓度>5000 mg/l,伴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或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严重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血液透析。

特殊人群与临床沟通

“老病号”: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饮酒极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务必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

沟通艺术: 面对情绪激动的醉酒者家属或本人,保持冷静、专业,使用非对抗性语言。在患者清醒后,进行简短的“一分钟健康教育”,指出其行为的严重风险,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生寄语】

国庆佳节,情谊千金,但健康更重。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仅是健康的守护者,也是科学的传播者。在欢聚的时刻,不妨对身边的亲友多一句提醒:

头孢治病期间,举杯三思而行;美酒虽好莫贪杯,警惕昏迷非醉意。

总结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假日期间的“常客”,却绝非可以掉以轻心的“良民”。它是一扇门,背后可能隐藏着低血糖、脑出血、胰腺炎等致命风险。临床医生的价值,就在于用专业的“火眼金睛”打开这扇门,识别真凶,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竞速”中,为患者赢得生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临床医生必备的急救与鉴别诊断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