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秘密:这里曾是华夏某个时期重要的都城或宗庙。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黄钺,它作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在三星堆的发现,远离了“中原”的其他地区。这本身就证明了三星堆的重要性。黄钺是帝王使用的礼器,用来象征权威和地位。它出土于三星堆,与其他象征帝王身份的器物,如青铜网格龟甲、河图洛书、龙形器、龙袍以及青铜人像等一同存在,这些独特的器物都集中出现在三星堆,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类似的实物。因此,三星堆显然不仅仅是一个遗址,更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三星堆的五号坑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件极为珍贵的黄金斧头,它在考古史上独一无二。这把黄金斧的宽度最宽处为4.6公分,目前已清理出的部分长度超过10公分,厚度也达到至少3毫米,成为三星堆出土的最厚金器。通过对这件黄金斧头的研究,笔者推测,它可能与周武王的黄钺相关。黄钺是一种金饰斧状礼器,在古代只由帝王或大臣用作象征权力的礼器。周武王是最早使用黄钺的历史人物之一,并且黄钺在武王伐纣的故事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他带领八国联盟誓师时,周武王左手持黄钺,右手握白旄,指挥各国将士;第二次则是他用黄钺斩杀纣王。由于这把黄金斧头的形态和历史背景与黄钺非常相似,因此,它可能与周武王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尚书·顾命》中记载了周武王之孙周康王继位时的仪式,提到当时出现了“神龟”背负的河图洛书。这一记载与三星堆的青铜龟背网格器相符,可能就是古代帝王传位仪式中的“神龟”。这一线索表明,直到西周康王时期,西周的核心仍然与三星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笔者还提出了一些关于三星堆与西周的推论:西周可能起源于蜀地,名为“成都”。牧野之战的战场就位于成都平原北部,商朝的朝歌也有可能位于成都,鹿台疑似位于成都,孟津则位于三星堆区域。甚至有论点认为,周王的墓地也在四川的郫都和彭州一带,商部落的起源则是成都蒲江一带。随着这些考古发现的不断揭示,三星堆的地位愈加重要,仿佛成为了理解古代华夏王朝历史的关键。
《尚书·顾命》还提到,周康王继位时的礼器包括河图洛书、越玉、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等。这些器物目前尚未完全被解读,但它们的存在无疑意味着,这些历史遗物或许也可以在三星堆的遗址中找到对应的实物。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现有的文物,也许能够揭开更多隐藏的历史谜团。
综上所述,三星堆的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古代华夏文明的理解,更让我们意识到,古代的文明中心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认知的“中原”地区。通过这些出土的器物,三星堆无疑成为了探索华夏历史和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