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超接近赛季末,争冠形势越来越紧张。现在海港(上海海港)悄悄跃居积分榜第一,这个转折让不少专业人士感到意外。赛季初,很多人并不看好海港,认为在失去奥斯卡、巴尔加斯等顶级外援后,海港至少需要一两个赛季来调整,才能再次进入争冠行列。
从上半程的走势看,海港确实曾一度掉队,一度被挤出争冠关系网。但到了下半程,其他球队接连出现问题,海港却稳步追赶,甚至一路上升到榜首。当前的态势看,海港无疑掌握着主动权。不过也有媒体提出一种观点:如果本赛季海港夺冠,反而可能被视为中超的“失败”,因为现在的海港被认为是近几年来实力最弱的球队之一。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最弱海港”反而在现在的竞争环境里一路高歌猛进,抢先占据了榜首位置,折射出中超整体竞争力的明显下滑。
海港之所以能在联赛中走在前面,最重要的要素是资金持续稳健的投入。如今不少豪门都面临资金压力,而海港得到上港集团这座“金山”的支撑,长期资金充裕,为球队的引援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扎实保障。充足的资金让海港在转会市场上底气十足,能引进到心仪的外援,进一步提升实力。
另外,海港的人员配置也相对稳定。这里说的“稳定”并不是说教练和球员完全不变,而是球队始终保持在同一高水平线上运行。即使奥斯卡这样的核心外援离开,海港新引进的外援仍然处于中超一流水平,确保球队战斗力的持续性。这种人员与战术的连贯性,让球队在比赛节奏和执行力上不容易因为大规模人员变动而出现混乱。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其他豪强目前桩桩件件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困难。山东泰山因为运营层面的调整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元气受损严重,再加上崔康熙的因素,使得一个赛季的努力付诸东流;成都蓉城在合同和管理问题上纠缠不断,补强工作滞后,错失了提升实力的机会;北京国安状况也不佳,球队大巴甚至被网友笑称换成了“三蹦子”,主帅塞蒂恩也黯然离任;而上海申花在发展路径上显得有些“乱来”,缺乏稳健的战略,资源被浪费,没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正因如此,海港这次才有机会再次抢占领先地位,甚至被部分人视为有望实现中超的“三连冠”的潜在力量。这种情形也反映出当前中超在整体深度和稳定性方面还需要继续提升。若海港真能把握住机会,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未来的冠军归属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