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中医养生经典7句话(果雪儿经典中医启蒙学堂)
霜降中医养生经典的核心逻辑是“顺时调摄”,具体来说,就是要——
顺应“气肃而凝”的物候变化,通过“养收”(起居早睡早起)、“滋阴”(饮食润肺)、“平补”(避免峻补)、“调神”(缓解悲秋)等方式,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为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接下来,果雪儿少年儿童中医启蒙团队就为您分享7句霜降节气中医养生经典。
这些经典原文不仅是中医理论的载体,更是民间养生实践的总结,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 霜降属秋末,应遵循“早卧早起”作息。
早卧以收敛阳气,避免熬夜耗伤肝血;早起可舒展肺气,适应秋气肃降。
此条奠定了霜降睡眠作息养生的基础法则,强调通过调节作息稳定情志,预防秋燥伤肺。
现代研究表明,规律睡眠可增强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
2、 九月中坐功:每日晨5~7时,平坐,伸展双手攀住两足,随着脚部的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五至七次。
出处: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卷十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 高濂主张通过导引术调和气血。
此功法通过拉伸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可强腰固肾、改善下肢循环。
3、柿霜乃柿之精液,甘凉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咽喉口舌诸病,甚良。
出处: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果类”篇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 王孟英推崇柿霜的药用价值。
霜降前后柿子成熟,其表面白霜含甘露醇等成分,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功效。
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4、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出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存存)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此句明确霜降节气的物候特征——天气渐冷,露水遇寒凝结成霜。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燥易伤津”,此时人体阳气渐敛,阴精需内蓄,需顺应“气肃”之势,调整起居以防寒保暖、滋阴润燥。
5、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出处:《饮膳正要》(元·忽思慧)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霜降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便秘等症状。
“食麻”指食用芝麻、核桃等油脂类食物,可润肠道、养肺阴;“禁寒饮”则提醒避免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以防伤及脾胃阳气。
6、 霜降风高,晨起以淡盐水漱口,晚以蜂蜜水润喉,一日两次,可御风燥、免咽痛。
出处:近代・丁甘仁《喉科秘诀》附“节气护咽法”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盐走血分能泄风,蜂蜜甘润可滋阴;早晚分用,既清又润,切合霜降“凉燥”之邪易袭咽喉的特点。
7、是月也,菊始黄华,采花阴干,投酒中七宿,日饮一合,能疏风、明目、养肝。
出处: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附录“菊酒方”
果雪儿中医妈妈俱乐部:霜降菊盛,得天地至清之气;合酒行药势,可上疏头目、中理肺胃、下调肝肾,尤宜久坐电脑、眼目昏涩者小酌常饮。
说明:文中图片来源AI生成。
作者:果雪儿少儿中医启蒙团队敦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