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九紫翔分享霜降秋意浓,艾灸来养生

通过霜降艾灸,让人体上部的阳热之气下降,以暖人体下部,下部得到了天火的温暖,自然肾水上行,以清凉上部,从而达到寒头暖足的状态。

在人体中,肺胃之气主降,所以选在霜降时节,通过艾灸,把人体肺胃肃降的功能调节至正常状态。

肺胃之气如果这个时候不降,那就容易上逆形成咳嗽、气喘,肝肾也得不到天之阳气的滋养,整个身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出现反复感冒身体虚弱的状况。

如何做好霜降艾灸,重点是归到一个【降】字上。

在人体奇经八脉中,位于人体前部的任脉的主要功能即为“降”,主气之降,很多人脾胃不好,肠胃消化不好,结果出现胃寒,以及宫寒等病况,就是因为任脉的气降到中脘附近,就降不下去了。所以,艾灸取穴就以调理任脉,调理脾胃为原则。

经过筛选,现在分享一组最适合霜降艾灸的穴位给大家,以应时令,顺应天时。

配穴:承浆穴、中府穴、水分穴、足三里穴、太溪穴

灸法: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微温即可

承浆穴,在面部,属任脉,是任脉与胃经的交会穴,又名天池。大家可以想象,天池的水一降到地上,万物皆恢复生机,得到滋养。

中府穴,是肺的募穴,也是肺经和脾经的交会穴,脾肺同调,很多肺的问题,以及脾的问题,都可以找中府穴解决。

水分穴,属任脉,具有健脾和胃、泌别清浊、利水化湿的功效。很多人吸收不好,就要多灸水分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为胃的五腧穴之下合穴。胃为阳经,阳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土为降。胃也属土,土上补土,所以这个穴位能降胃之浊气,也能补胃之本,恢复胃的功能。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今天分享的这组穴位,主要以调水为主。不但能通任脉,还能助消化,如果灸的时候,听到肚子里咕噜噜响,那就说明气通了。

这组穴位适合于大部分的体质,平时爱上火,肝气郁结,脾胃不好,消化不好,宫寒,手脚冰凉,都可以用,小孩子也可以,只是灸的时间要短一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九紫翔分享霜降秋意浓,艾灸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