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伤心脏最凶的调料被揪出,是食盐的5倍,医生:心脏病患者别放了

在看似平常的一日三餐中,很多人以为自己吃得健康,少油少盐,连糖都控制得挺严格。可奇怪的是,体检报告上心血管指标依旧高得吓人,有的人明明不怎么吃咸菜、不怎么吃重口味,但血压居高不下,心脏出了毛病还自己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问题常常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真正对心脏有“伤害性”的,不是大家警惕的盐,而是一种大家几乎没防备的添加物——磷酸盐

磷酸盐的名字没什么“杀伤力”,但作用却一点也不小。它不是调味用的,却广泛存在于各种加工食品里。像火腿肠、奶酪片、雪糕、碳酸饮料、奶茶、方便面、速冻食品、香肠,甚至是有些看起来健康的代餐、低脂酸奶里也有它的影子。

这东西有什么用?保色、保湿、增稠、抗结块,还能让肉质更“弹”,口感更好,色泽更诱人。所以,几乎只要是工业化出厂的食品,十有八九都离不开它。这玩意的“心机”就在于,它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不适,也没什么味道,不咸不甜,吃进去不容易察觉,可问题就在这。

长期摄入过量磷酸盐会对心脏功能造成非常隐蔽却持续的影响,影响钙磷代谢,引起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慢性心脏病患者,表面上控制了血脂血糖血压,结果磷酸盐摄入失控,让心脏继续负担加重。

有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些高磷饮食的老年人心血管钙化程度更严重,而钙化一旦形成,不仅不可逆,还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增加猝死风险。就算年轻人,如果常年高磷饮食,心脏也会过早进入“老化”状态。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日摄入磷约1200毫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健康摄入量是700毫克左右。这个差距,不是通过少吃几个鸡蛋、少喝点奶能解决的,而是要防范那些“隐身”的添加磷酸盐。

磷酸盐的危害不像高盐那样容易被人警觉。大多数人都知道盐吃多了会高血压,所以用淡点的酱油、清淡点的做法。但磷酸盐在配料表上往往伪装得很好,什么焦磷酸钠、磷酸氢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等等一大串化学名字,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这和心脏有关。

甚至有些人觉得这些是“稳定剂”“乳化剂”,和健康没多大关系,吃了也不会立刻有反应,就干脆不管了。一些做过肾透析的人特别清楚这个事。因为肾功能不好的人身体代谢磷的能力下降,如果再吃进太多磷酸盐,血磷上升特别快,会直接影响心脏,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肌肥厚。

这些在很多心脏病科室都是临床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实对普通人来说,磷酸盐带来的负担也是慢慢积累的。当肾脏还没出问题时它就已经在损伤心脏了,只是早期没人发现而已。

有实验研究用健康成年人作为样本,让一组人每天摄入标准磷含量饮食,另一组则每天额外摄入含有添加磷酸盐的食品,两组人持续三个月,结果后者的心血管弹性下降了接近17%,而且部分人出现轻微的心律异常。

而这期间,两组人的总热量和盐、脂肪、糖摄入差异并不大,仅仅是多了磷酸盐。这一结果在医学期刊上被反复引用,也让不少营养学者警觉:磷酸盐是时候被严肃对待了。

另一个容易忽视的点是,很多人追求方便生活,冷冻食品和即食料理吃得越来越多,这些东西为了保质期、为保持形状口感,磷酸盐加得一点都不手软。

有个小调查显示,在市面上抽样的100种加工肉制品中,有84种都检出了不同形式的磷酸盐,平均每100克含磷量超过300毫克。哪怕一天只吃一个火腿蛋三明治、喝一罐可乐、吃一碗速冻水饺,不知不觉就超标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只要不天天吃就没事。但问题是磷酸盐不像别的东西那样容易代谢掉,它在身体里储存一段时间,会累积。尤其心脏病患者,哪怕是偶尔吃一次添加量较大的食品,也可能刺激心肌、诱发不适。

所以医生才会反复叮嘱这类人群,远离加工食品,哪怕是看起来没油没糖的健康食品,也要看清楚配料表,一旦看到“磷”字开头的化学物质,就要尽量避开。

不能光靠“看起来健康”的标签来决定吃不吃,有些无糖奶茶、代餐棒、运动饮料标着低脂、零添加,但成分表里一堆磷酸盐衍生物。市面上很多蛋白饮料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品牌为了让液体顺滑、不结块,就加入了乳化剂,这些乳化剂里也经常藏着磷酸盐,消费者更要学会自己辨别。

除了食品外,药品和营养补充剂中也要留意磷的含量。有些复合维生素、补钙产品中磷含量不低,而大部分人并不缺磷。尤其老年人群体补钙的同时,不小心也补进不少磷,结果适得其反,不但钙没吸收好,心血管压力反而更大。所以就算是吃补剂也要问清楚磷含量,看标签时不能只盯着“钙”“铁”这些字。

磷酸盐不是毒药,它本身也不是非吃不可的问题,而是使用范围太广了,人们又太容易忽视它。如果没有心脏问题、肾脏问题、也不是高危人群,偶尔吃一些问题不大,但如果已经属于慢病人群,那就一定得把它当回事。

特别是平时爱吃外卖、工作忙没空做饭、靠方便食品解决日常饮食的人,这类人群不知不觉中就会摄入很多磷酸盐。建议这些人适当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入,回归简单天然的饮食,哪怕只是一周做三顿饭,也好过天天依赖便利超市。

现如今健康信息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能控制糖和脂肪,但对磷酸盐的防范意识还远远不够。其实只要学会看配料表、少吃加工食品、自己动手做饭,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对于已经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少吃一口加工肉、少喝一罐饮料,可能就能少一次心慌胸闷的发作。

想保护心脏,从现在开始关注磷酸盐,不晚。比起盐,它更隐蔽、更难察觉,影响更深远,但防住它,并不难。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磷摄入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研究进展》—《营养学报》

《高磷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手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伤心脏最凶的调料被揪出,是食盐的5倍,医生:心脏病患者别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