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越吃湿气越少,入冬前吃对这个“祛湿”豆类,湿寒没了更少感冒

医生,我每天喝薏米红豆汤,湿气怎么还没清?一到冬天还是手脚冰凉、动不动就感冒……

家住长沙的陈阿姨,今年64岁,一直是家里“养生小能手”。

从入秋开始,她就开始坚持喝祛湿汤,红豆、薏米茯苓轮番上阵。

可今年刚进11月,连续打了两次喷嚏,鼻塞、怕冷、后背还总是发凉。

医生听完她的描述,笑着说:“很多人以为祛湿=祛水肿、利尿,但其实你喝的祛湿汤,没选对食材、没配对体质,反而可能越喝越虚。

接着,他指着营养处方单上的一个豆类说:“这才是真正适合立冬前吃的温和祛湿‘黄金豆’。”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豆类的名字:它不是红豆、不是绿豆,而是——【扁豆】

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啥医生说“立冬前吃它,能帮你少感冒”?

答案,接下来给你讲清楚。

【立冬前湿寒重】到底调不调好?专家有话说

每年入冬前,总有人反复感冒、拉肚子、疲惫无力、关节酸胀……这并不是单纯的天气变冷,更可能是“湿寒入体”+阳气不足在作祟。

特别是南方气候湿冷、温差大,导致很多中老年人阳虚湿盛体质突出,表现为:

  • 早晨起床口黏、舌苔厚腻
  • 身体沉重、易困乏、食欲差
  • 手脚冰凉、小腿浮肿、反复鼻塞感冒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体质,湿邪难出。”

湿寒若不清,到了冬天更容易“封藏”于体内,成为来年春天各种毛病的源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中老年人群中,超过63%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寒体质”,其中过冬前调理不当者,来年慢性病复发率上升34%。

所以,“入冬前祛湿”不是伪命题,而是中医调体的重要阶段。

医生特别提醒:祛湿不等于猛排水、喝苦寒汤,而是要选择“温而不燥、健脾养中”的食材,而扁豆,就是其中的代表。

坚持吃对“扁豆”,2~4周后,身体可能出现这2种明显变化

你可能没注意,厨房里常被忽略的扁豆,其实是一味非常低调却强效的“养脾祛湿豆”。

坚持吃它一段时间,身体常有以下两个显著变化:

脾胃更强,少吃也不虚,抵抗力慢慢上来

扁豆的中医名叫“白扁豆”,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健脾祛湿、和中消暑的作用。

  • 对食欲差、饭后腹胀、湿重疲劳者,能起到“温和化湿”的作用
  • 不像红豆、绿豆那样寒凉,也不会损伤脾阳,反而助力提升脾的运化能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扁豆富含皂苷多糖类黄酮素,有助于调节免疫、抗病毒、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手脚发凉、易感冒问题,逐步缓解

中老年人常见“阳虚夹湿”,会出现冬天手脚冰凉、反复鼻炎、轻微寒咳等问题。

扁豆通过温阳祛湿、健脾固表,有助改善以下情况:

  • 晨起鼻塞、咽干减少
  • 小腿酸沉感、寒气重者逐步轻缓
  • 感冒频率下降,体力更稳

浙江省中医院在一个“扁豆配餐干预湿寒体质”的实验中发现,连续4周食用扁豆类饮食者,感冒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22.8%。

建议这样做,这4招帮助你吃对扁豆、祛湿养阳不走偏

很多人说:“扁豆我家常吃呀,清炒、煮粥、炖肉……为什么感觉没什么效果?”

医生指出:吃扁豆,关键看“搭配”“时机”“方式”“体质”四个要点

立冬前后,每周吃2~3次最适宜

  • 时节上:建议在**秋末冬初交替期(10月中旬~11月中旬)**规律食用
  • 频率上:每周2~3次足够,不宜天天吃,以免脾胃“过温”

推荐搭配:扁豆+健脾益气组合

  • 扁豆 + 山药:强脾止泻、适合饭后腹胀、胃口差人群
  • 扁豆 + 莲子 + 鸡肉:健脾养胃、提升体力、改善怕冷感
  • 扁豆 + 茯苓 + 薏米(少量):适合湿气重、易水肿人群

⚠️注意:薏米偏凉,入冬后宜少量使用,且不建议单独大量煮水喝。

烹调方式:蒸煮炖更利吸收,避免凉拌生吃

  • 扁豆需充分加热至熟透,防止天然植物毒素(如皂素)残留
  • 建议搭配粥、炖汤或炒熟后入菜,不建议凉拌或半生不熟食用

不建议人群:体质偏燥、阴虚火旺者慎用

  • 表现为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夜热盗汗者
  • 此类人群应重在养阴润燥,慎用温性食材,可选百合、银耳、山药等代替

医生提醒:扁豆虽好,但体质不对、吃法错误,反而可能加重内热或脾虚。入冬养生,贵在精准,不在“吃得多”。

健康,其实就藏在一碗热豆粥里

你以为湿气是“夏天的事”,其实湿寒才是冬天健康的大敌;你以为“祛湿靠红豆薏米”,可能却伤了脾胃,留了寒根。

祛湿,不止是利尿,更是温阳健脾;养生,不在盲补,而在选对。

立冬前后,气温骤降、湿寒加剧,是调脾健阳、筑牢免疫屏障的黄金窗口期

从今天开始,试着把扁豆加进粥里、汤里、菜里,用一颗豆子的力量,为整个冬天打好底子。

当然,湿寒体质判断与干预需结合个体情况,建议如有反复腹胀、易感、困倦、水肿等表现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中医科或营养科面诊评估,避免盲目“祛湿反伤身”。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扁豆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综述》,《中国药理与临床》2021年第37期

3.《湿邪体质中医干预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健脾祛湿中药食材临床应用观察报告》

5.《扁豆在改善中老年人感冒频发体质中的应用探索》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越吃湿气越少,入冬前吃对这个“祛湿”豆类,湿寒没了更少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