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眼前突然一片漆黑”,才去眼科就诊,结果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措施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面临失明的风险。
别担心,本文告诉你3个方法,可以帮你避免出现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保护好视力,避免失明。
糖尿病为什么会损伤眼底
对糖尿病患者视力影响最大的疾病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导致血管长时间泡在糖水里,血管壁被泡坏,进而部分血管闭塞造成缺血、缺氧的现象。
为保证正常供血,人体会长出新的血管,而这些血管很脆弱,管壁没有弹性,容易破裂出血,这就是出血点的由来。
此时患者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而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会
出现黑影,最后大量出血,生成增殖膜,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
。
如果眼睛到了这个阶段,治疗就非常棘手,效果也很有限,同时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
3个方法,帮你保护好眼睛
1.控制好三高
控制
好血糖、血压、血脂
,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眼病的进展。同时戒烟、限酒。
血糖标准:
空腹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血压:
<130/80毫米汞柱。
血脂:
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2.定期检查眼底,抓住治疗的最佳时间
因为发病初期眼睛并没有感觉,不容易被察觉,糖尿病患者需要在确诊糖尿病时做一次
散瞳眼底检查
,以后每年都要做,具体筛查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普通眼科检查:
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看眼睛的前端是否有白内障,有没有其他的表现,有没有新生血管等。
散瞳眼底检查:
这项检查可以观察到全部眼底是否有病变,不会出现误诊。如果没有条件做散瞳眼底检查,至少拍摄2张以黄斑及视乳头为中心的角度为45°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
正常的眼底:
橘黄色,干净,血管清晰。
2-3期眼底:
意味着已经出现病变。眼底出现渗出、微血管瘤、视网膜水肿、出血点的一种或几种。此时尽快治疗,可以减缓病变发展的速度,保护视力。
5-6期眼底:
意味着病变很严重。眼底广泛的出血、增殖膜、新生血管等, 视力严重下降。此时只能是挽救性的治疗,以维持当前的视力。
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至少每1-2年复查1次
,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应增加检查频率。
3.发现眼底异常,立即治疗
如果散瞳眼底照相发现异常,还需要做眼底B超、OCT(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的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具体检查方式由医生决定。
然后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关治疗,
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失明
。
读者朋友们,明年一定记得做一次散瞳眼底检查哦。
作者:方玉
《糖尿病之友》杂志2001年创刊,2024入选首届中国科普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