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听医生的话|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知“更”知底不踩雷

人民网重庆10月18日电 今天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提醒我们,更年期不是“矫情”,更不是疾病,就像每位女性都要进入青春期一样,更年期是每位女性从生育期迈向老年期的自然生理过渡。部分女性会遭遇更年期症状,但只要科学应对,就能从容地度过这段特殊时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期间又该如何科学度过?人民网重庆频道、成渝发布医学科普栏目《听医生的话》,特别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妇产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唐均英,为大家讲解更年期应对关键。

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更年期?

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竭,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女性的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生理“信号”。最常见的是潮热盗汗、月经紊乱等,而乏力、关节酸痛、失眠健忘等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也是典型表现之一。

更隐蔽的还有反复尿路感染、阴道干涩,甚至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都可能与性激素变化相关。当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是否已经进入更年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女性更年期症状差异大,症状平均持续3至5年,50%到75%女性有明显感觉,只有少部分人需药物治疗。而女性更年期症状差异与体质、产育史、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需注意的是,无论症状轻重,都无需硬抗。良好的更年期保健,不仅能缓解不适,还能减少老年慢性病风险,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2.出现更年期症状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首先是平衡膳食,维持适宜体重和骨骼健康。唐均英建议更年期女性维持健康体重。日常饮食需多吃蔬果、奶类、全谷物、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等。同时控糖、戒烟。特别注意要确保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维护骨骼健康。

其次要保持适当运动,延缓肌肉流失。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即可。一定要循序渐进,并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恢复,减少运动损伤。

心理保健同样重要。更年期女性可以多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交活动,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其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更年期管理不仅是针对症状的短期干预(如激素补充治疗),更重要的是全面认识并应对因雌激素变化所带来的健康隐患。雌激素对骨骼、肌肉、心血管及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水平下降会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症、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变化早期往往隐匿,但会持续进展,严重影响老年期的整体生命质量。

因此,更年期是实施早期预防、建立健康行为的关键窗口期,通过定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有效地延缓或减少相关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3.当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该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唐均英提醒,更年期相关症状明显的女性,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关节痛等症状已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专业评估制定方案,必要时的激素治疗在规范操作下安全有效,能同时改善症状并降低远期疾病风险,无需“谈激素色变”。

更年期女性还要重视月经异常,当出血量大引起严重贫血或血容量不足,或出血过于频繁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时,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此外,还应特别关注盆底健康,增强盆底肌肉功能,预防尿失禁等症状。

更年期也是人生的新起点,读懂身体的信号,做好科学养护,再加上家人的关爱,每位女性都能从容地度过这段时光,为老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唐均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供图

本期内容指导:

唐均英,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妇产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妇科临床30余年,擅长各种疑难妇科疾病和高难度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已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000余例。(胡虹、施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听医生的话|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知“更”知底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