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现代人常常会有的“富贵”烦恼,它的出现与日常作息密切相关,尤其是睡眠质量对血脂水平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人所不知”的关联性。
医生多次强调,血脂异常的影响范围不仅涵盖了心血管,还可能涉及到代谢效率。如果本身已经有高血脂,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5个“不要”,以免加重病情。
1.不要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影响血脂代谢,增加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堆积,使血脂进一步升高。同时,缺乏睡眠也会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使得血脂波动难以回归正常数值,不可不慎重对待。
因此,高血脂患者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10-11点前入睡,避免过度劳累。
2.不要吃宵夜
睡前吃高脂、高糖或高热量食物,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使血脂难以正常分解,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同时,夜间进食还会影响消化功能,使血液循环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因而,高血脂人群晚餐应当严格遵循清淡准则,同时要谨慎限制夜间进食频率,对高油高脂类食品坚决说“不”。
3.不要大量饮酒
酒精会干扰脂质代谢,使甘油三酯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许多人习惯晚上喝点小酒助眠,但事实上,酒精会影响深度睡眠质量,导致夜间多次醒来,使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血脂控制。高血脂患者应减少饮酒,尤其避免睡前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和血脂水平。
4.不要蒙头睡觉
很多人习惯在睡觉时蒙头,认为这样能够更为“香甜”。但实际上,该习惯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增加呼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占比,影响血氧供应,长时间缺氧可能加速血管硬化,进一步加重高血脂带来的心脑血管风险。此外,空气不流通还可能影响代谢功能,使血液循环变差,导致血脂沉积。睡觉时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封闭式睡眠环境,尽量侧卧或仰卧,以保证呼吸顺畅。
5.不要半夜总起床
频繁夜醒可能与焦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问题等有关,而高血脂人群如果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导致血管紧张、血压波动,使血脂水平进一步恶化。建议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以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之言,睡眠对高血脂的影响不可忽视,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稳定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果长期睡眠质量差或经常出现睡眠障碍,建议尽早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就医检查,以免血脂持续升高,影响身体健康。而保障睡眠质量,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着手,以期达到最佳成效。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