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需要积极应对和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相当于在每20个人中就“隐藏”了1位抑郁症患者。
因抑郁症自杀的明星
在这庞大数据背后,却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接受正规有效治疗。其中能够痊愈的更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复发与治疗中隐忍的生活。
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物理干预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措施,尤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根治抑郁症,耐药性和服药依从性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两大难题。更令人失望的是,十年间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严重患者很可能会反复自杀,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抗抑郁治疗方式来改善这一现状。令人欣喜的是,最新研究表明,干细胞在抑郁症中表现出更持久、更良好的疗效。那么干细胞是如何干预抑郁症的呢?
干细胞是如何干预抑郁症
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升。
促炎因子、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营养因子紊乱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与重塑等多因素综合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而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参与抗炎与组织修复,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干细胞在抑郁症治疗道路上的探索
《实验生物学与医学通报》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16位复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在治疗一个半月内,患者抑郁程度下降,且Beck评分结果在中度抑郁范围的最低水平。
这表明,脐带干细胞对抑郁状态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有助于克服干预抵抗,且无不良反应。
干细胞在抑郁症治疗道路上的探索
研究也证实了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发挥其旁分泌作用,通过代谢和心理刺激作用在临床上表现出来,促进患者对基础神经药物干预的反应。
同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再生功能,可以有效修复受抑制的神经细胞,激发它们活力。
随着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细胞疗法大门正渐渐打开。针对耐药患者和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干细胞在抗抑郁症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效益,细胞治疗或许可以为抑郁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