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一名刚毕业的护士,怀揣着满腔热情进入了医院的急诊科。然而,仅仅几个月过去,她就开始感到身心俱疲。高强度的工作、轮班的压力以及与病患沟通时的心理挑战,让她逐渐萌生了离职的念头。她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护士职业倦怠和流失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护士。
背景:护士流失率为何居高不下?
根据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美国护理劳动力下降了近2%,这是40多年来最大的降幅。其中,新毕业护士在职业初期面临的压力最大。数据显示,他们在第一年内报告的高压力和较低的职业承诺,使其离职风险显著高于资深护士。
护士的流失不仅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有效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提升他们的留任意愿,成为了医疗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案例:低成本健康干预如何改善护士状况?
在美国精神病护士协会第39届年会上,一项由苏珊·西科拉·埃克曼博士领导的研究展示了一个低成本的健康干预项目如何有效提升护士的幸福感和职业留任意愿。
这一项目以新护士住院医师为对象,通过整合健康课程到现有的护士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中,实现了显著的效果。干预措施包括三项简单的活动:写日记、情绪释放技巧(EFT)以及营养教育。这些课程被巧妙地融入护士的月度培训计划中,无需额外排期,也大幅降低了成本。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项目实施前,32%的参与者表示经常考虑辞职,45%表示曾考虑离开护理职业。然而,在健康课程实施后,这两个数字均下降至28%。更重要的是,护士们在人际健康方面表现出了显著改善,例如团队合作、关系建立和友谊增强等。
为什么有效?科学解释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这些简单的干预措施能带来如此显著的效果?首先,写日记帮助护士梳理情绪,将压力以文字的形式释放出来;情绪释放技巧(EFT)是一种心理疗法,能够缓解焦虑和紧张;而营养教育则让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从而为身体提供更好的支持。
然而,研究也发现身体健康评分略有下降。苏珊博士将其归因于轮班工作导致的睡眠紊乱。这提醒我们,健康干预虽然有效,但还需结合护士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更全面的优化。
意义与启示:投资护士健康的长期价值
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看到健康干预的直接效果,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使是小规模的投资,也能为医疗机构带来显著的回报。保留一名护士,就可以抵消实施健康项目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健康努力能改善医疗机构的工作文化,减少职业倦怠,甚至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法直接改变护士的工作环境,但可以通过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这一群体发声。护士是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健康与幸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展望未来,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医疗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期待更多像苏珊博士这样的研究,为护士们带来希望,也为医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