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上海瑞金研究:低密度胆固醇越低,癌症风险越高?控制到多少才好

在人们眼中,低密度胆固醇(LDL-C)就像一个“坏家伙”——与

这些吓人的疾病密切相关。降低“坏胆固醇”成了不少中老年人日常保健的头等大事。

一时间,从控制饮食到服用降脂药,大家纷纷把目标锁定在“越低越好”。可最近,一项来自

上海瑞金医院的研究

却像一盆冷水,打破了这个“常识”:

LDL-C降得太低,癌症风险反而升高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一直以来都“错了”?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吗?控制到多少才是“刚刚好”?今天,我们就来拨开这层看似矛盾的迷雾。

研究并非空穴来风。瑞金医院团队对数万例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随访分析,发现:

LDL-C水平过低者,其总体癌症发病率明显高于适中人群。

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这种关联更加显著。

研究结果一经发布,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也让不少老百姓心里打鼓:我吃降脂药吃了五年,现在胆固醇控制得“非常理想”,难道反而是“埋下了隐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LDL-C确实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控制它,并非没有道理。问题出在“过犹不及”。

研究显示,当LDL-C降到1.8mmol/L以下,尤其接近1.2mmol/L时,癌症风险开始上升。

这并不意味着胆固醇高了更安全

,而是提示:人体的胆固醇水平有一个“安全窗口”,太高危害心血管,太低则可能影响细胞功能,甚至扰乱免疫监控。

为什么胆固醇太低可能引发癌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胆固醇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合成激素、维生素D的原料。

当胆固醇水平过低时,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细胞信号传导紊乱,免疫细胞识别异常细胞的能力也会减弱

。这些变化,可能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温床”。

这时候,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危险的误解:既然胆固醇太低不好,那我是不是可以不吃药,甚至让它“高一点”?

这正是隐藏在真相背后的“陷阱”

高胆固醇依然是心血管病的头号风险因子

,这是经过几十年大量循证医学验证的。不能因为“低胆固醇有癌症风险”这个发现,就否定了降脂的必要性。真正需要警惕的,是

过度降脂、盲目追求极低值

的趋势。

在临床中,有些患者为了追求“健康指标”,服用了多种降脂药物,甚至在饮食上过度限制脂肪摄入,导致

营养不良、体重骤降、精力下降。

这样的行为,反而可能让身体长期处在“防御力低下”的状态。而对于本身就有肿瘤风险因素(如吸烟、慢性炎症、家族遗传史)的人来说,

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控制LDL-C,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适可而止”。那“多少才是合适的”?目前的中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建议:

普通人群LDL-C目标值在2.6mmol/L以下;

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控制在1.8mmol/L以下

极高危人群(如已有心梗、糖尿病合并多种危险因素者),才需降到1.4mmol/L以下

这也意味着,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不必盲目把LDL-C压到1.4甚至更低。如果你既没有家族病史,也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仅仅因为一次体检LDL-C略高,就长期服药控制到极低水平,可能反而得不偿失。

值得关注的是,

低胆固醇引发癌症的风险,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一样

个体差异、遗传背景、肝功能状态、代谢能力等,都会影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

有些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用于修复组织和维持免疫功能,降得太低容易出问题;而另一些人可能本身合成胆固醇能力强,稍微低一点反而有益。

这就是为什么控脂不能一刀切,而要“个体化管理”

从饮食层面来看,老年人尤其要警惕“无油饮食”“极低脂饮食”等极端方式。

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如深海鱼油、坚果、橄榄油),不仅不升高“坏胆固醇”,反而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水平,保护血管健康

适量蛋白质摄入、规律运动、情绪稳定

,都能协助身体维持理想的脂质代谢状态。

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许多中老年人在退休后,对身体异常过度关注,频繁体检、反复查指标,

一旦发现数值“偏高”,便陷入焦虑和盲目治疗

健康管理不是和身体“对抗”,而是与身体“对话”

指标只是身体的一个信号,真正重要的是整体状态、生活质量和功能维持。

从环境角度来说,

空气污染、化学暴露、长期熬夜、精神压抑

等因素,才是癌症更为确定的风险。胆固醇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所有焦点都放在一个数字上,而忽视了整体健康的大局观。

综合来看,来自瑞金医院的这项研究并不是在推翻降脂治疗的必要性,而是在提醒我们:健康不是“越狠越好”,而是“恰到好处”。胆固醇不是敌人,它是身体的一部分,

管理它,需要智慧和节制,而不是恐惧和极端

如果您已经在服用降脂药,建议不要自行停药,应与医生沟通,根据自身风险重新评估目标值。

如果您正在考虑是否需要开始服药,也不要仅凭一次化验结果就做决定,应结合家族史、生活方式、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全面判断。

送大家一个实用的小建议:

关注你的“胆固醇结构”,而不仅仅是总胆固醇数值

。LDL-C是不是过高?HDL-C是不是过低?甘油三酯有没有升高?这些比单一数值更能反映身体的代谢健康状态。

科学控脂,不盲目、不恐慌,才是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键密码”。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1]陈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1-29.

[2]王强,张磊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癌症发病关联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4,31(4):275-280.

健康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用于公众健康知识传播,不能作为诊断、治疗或用药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上海瑞金研究:低密度胆固醇越低,癌症风险越高?控制到多少才好